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8
第二点是随着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比重日降(从2002年的92%跌至2013年的51.4%),人行看待货币供应目标的积极性已大不如前,意味着央行通过货币供应行使货币政策的热忱度今非昔比。
第一点很易理解,由此衍生的问题亦不难掌握。人民银行每年为M2定下增长目标,13%也好,20%也罢,银行只须按本子办事,缴足存款准备金、贷存比率不超标,贷款总量只要不偏离货币供应增长目标,那么不管借款人信贷质素是A+还是D-、生意蒸蒸日上抑或一池死水,钱贷了出去银行便大功告成。这种重量不重质的货币市场生态,自然为银行隐藏大量不良资产埋下伏线。
第二点与第一点遥遥呼应,影子金融系统在正规银行以外不断壮大,某程度上体现了任志刚文内所说货币市场应该持续提供足够流动性,惟资金有价这一论点。
今时今日,信托/理财产品在内地大行其道,阿里巴巴、腾讯等亦力求分一杯羹,积极抢占市场。正面地看,影子金融体系不失为内地货币市场过渡至重价不重量这个最终目标的一个试验场。问题是,资本市场赏罚分明,向信贷质素D-的借款人收取20厘息天经地义,但债务人一旦违约,贷款人必须接受在最坏情况下血本无归的结果。农历年前众口一词,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 号集合信托计划”难逃违约,但到头来仍是不救不救还须救。
如此高调的个案尚能逃过一劫,投资者焉能不深信凡是都有“阿爷”包底?然而,如此一来,理财产品买家只求高息,离按照借款人信贷质素/违约风险厘定适当资金成本的理想,岂非远甚?
内地去年中和年底两度爆发钱荒,人民银行透过逆回购向市场注资的态度,远不如往昔积极,容许同业拆息处于较正常高的水平,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讯号。不过,内地上周末公布的1月份新增贷款金额却显示,银行上月合共放贷1.32万亿元,三倍于去年12月的水平。数字虽受季节性因素影响,但新增贷款规模四年来最高,而社会融资总量增长更高达2.58万亿元,远超市场预期的1.9万亿元。
中国式收水去杠杆,跟美联储一面退市一面安抚市场殊途同归。央行难做,中国较美国恐怕犹有过之!
本文版权所有:香港信报财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