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汽车 > 企业 >

热门推荐

陈虹回应股东质疑 自主品牌何时不"坑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200

  一场以庆功、分红为基调的股东大会,因为多位投资者的犀利提问而成为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的答辩会,同样压力山大的还有主管自主品牌的上汽集团总裁陈志鑫。

  相比2012年449万辆的整车销量,2013年上汽集团销量达到510.6万辆,同比增长13.7%,超出国内排名第二的东风集团157.1万辆。2013年,上汽实现营业总收入5658.07亿元,增长17.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8.04亿元,同比增长19.53%。

  因为赚了钱,上汽出手也不吝啬,每年派发现金红利的金额都在翻番。2012年度每10股派发6元红利,2013年度竟翻倍到12元,总金额达到132.3亿元。这一大方回报投资者的举动,既彰显了企业经营实力,也让其他车企眼馋。

  不过,当谈到自主品牌话题的时候,气氛突然严肃了起来。一位投资者做了一个诙谐的比喻:“上汽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嫁人了,很争气,为家里赚了很多钱,可是儿子不争气,一直在花钱,却不赚钱。”

  “两个女儿”指的是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自然是以荣威、MG为代表的上汽乘用车。对于自主品牌,这样的质疑每个车企都会遇到,只不过在上汽开放的沟通环境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自2007年上汽进入自主乘用车领域至今,已经有7年时间。在大集团自主品牌中,上汽自主的发展无疑是最稳健的。相比一些车企采取借用外方平台或集成外包方式打造自主品牌,上汽在正向开发上有更多的经验。特别是在新能源车领域,上汽是为数不多的拥有独立电动车产品平台的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掌握更为深入。

  然而,这些成绩并不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由于上海大众和上海通用的业绩表现太过优秀,上汽乘用车的销量一对比就要露怯。尽管至今为止,尚没有一家大集团自主品牌是盈利的,几乎全部是由合资反哺自主,但投资者对上汽这家多年蝉联销量冠军的企业,仍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有投资者认为,上汽的股价是被严重低估的,自主品牌作为核心业务,做了7年仍没有实现盈利,不可避免会影响到上汽的形象。因此,上汽只是一家好公司,却远远不够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面对投资者的质疑,陈虹坦承:“虽然上汽自主品牌总量已经达到十几万辆,并在7年中完整布局了相关的细分市场,但如荣威550、750、950等单一产品的规模还不够,这也是我们到目前为止在经济效益上没有取得成绩的主要原因。”

  上汽销量表现最佳的产品是A级车荣威350,售价在8万~14万元区间。陈虹表示,几年以前,国际品牌不进入10万元以下的市场,而现在已经转变为全面进入,合资品牌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展,对自主品牌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