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财经 >

热门推荐

香港全面豁免ETF交易印花税 争做“中央财务中心”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9

香港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又扫除两道障碍。

2月26日,香港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宣读2014-2015年度财政预算案,继去年豁免私募基金税收后,宣布将所有交易所买卖基金(ETF)纳入印花税豁免范围;业界预料至少20只ETF、共计100亿美元的资产管理业务可因此受惠。此外,香港又建议检讨《税务条例》,考虑对在港进行财资业务的跨国机构提供利息扣税,争做亚洲的“中央财务中心”。

预算案同时提出加强金融基建,包括积极推动电子支付系统,引入无纸化证券市场制度并加强本地债券市场,以配合国家加快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和人民币国际化。曾俊华透露,香港与内地监管部门关于基金互认的谈判已基本达成共识,会尽快安排落实。

惠理集团ETF业务董事总经理曹伟超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访问时表示,欧美和亚太区主要金融市场早已取消了对ETF交易的印花税,香港终于迈出了这一步,对ETF产品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至于内地与香港ETF进行互相挂牌的事宜,他表示仍须理清交易细节。

ETF印花税取消

2010年,香港政府曾建议将港股占相关指数比重不高于40%的ETF纳入印花税宽免范围。随后的3年内,上市交易的ETF数量由当年年底的69个大幅增加至2013年底的116个,每日平均成交金额由24亿港元升至37亿港元,令香港成为亚太区最大的ETF市场之一。

但无论是ETF发源地美国,还是欧洲,抑或者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早已全面取消了所有ETF的交易印花税,以增加产品的吸引力,降低交易成本,香港却落后了。

目前,在全球2万亿美元的ETF市场中,美国主导了1.48万亿美元,其中跟踪标普指数的ETF就占到3700亿美元。而在香港,根据港交所统计,ETF规模最大的产品依次是跟踪恒生指数、中国A50和沪深300指数,合计规模超过九成。在香港与内地即将落实基金互认的框架前提下,仍然保留对港股占比较高的ETF的交易征费,显得不合时宜。

有主要开发恒指ETF的业内人士表示,随着RQFII投资额度以几何倍数增加,追踪A50和沪深300等指数的ETF本身已占尽优势,再豁免交易印花税,迅速被机构和散户追捧。相反,主要追踪恒指的ETF活跃度却停滞不前。

以日均成交额计算,最活跃的恒指ETF盈富基金约为3亿港元,与安硕A50、南方A50动辄10亿港元无法相提并论。

“业界对全面取消ETF交易印花税早已达成共识,已连续多年向政府

提议,今日终于落实对香港进一步拓展ETF业务大有裨益。”曹伟超计算,至少逾20只ETF会因此受惠,涉及资产管理资金100亿美元,下一步会争取香港与内地的ETF互相挂牌交易。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