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财经 >

热门推荐

当传统经济遇上移动互联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4

对于传统企业迈向互联网的战略选择,沈国军认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先进的经济模式是未来的方向,今后在工业企业C2B(Customer to Business)应该是一个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会再去改变一次生产方式,从批量的生产方式改变成定制的C2B生产模式。另外,传统企业迈向O2O(Online to Offline),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将成为必然趋势,否则将会遭到淘汰。

王长田提出“用户化思维、数字化开发、互联网化的管理、快速的行动”是迈向互联网的方法论。他认为,传统业务要先找平衡点,然后再决定是否投入,而互联网并不是这个思维,找到一个模式、确定一个目标,行动要非常迅速。还有就是分工协作,即使一个最大的平台也不可能垄断一切,很多东西是无法被取代的,比如未来阿里巴巴最后也可能用到微信,腾讯的人说不定也会用到新浪微博,这种分工协作不可被忽视。

“但是传统行业转型成互联网思维的过程中,思考方式要转变过来,现在互联网的形态之下很多模式都被打破,包括每个管理团队的积极性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周少雄阐述道,思考方式改变将会带来组织形式的改变,这是一个挑战,体制与组织模型的改造需要去冲破。

孙为民的观点则别有意味,他说:“从传统企业向互联网企业转型,这个异化的过程非常痛苦,过去大家都习惯于讲‘童话’,但现实并不简单。现在,当我们开始行动走向互联网的时候、去掌握互联网工具的时候,我们会被这些互联网工具所异化,但能不能接受这个异化的过程,就是传统企业能否转基因的标志。”

“豆腐脑”营销的网络化启示

“如果要将最为传统的食品豆腐脑进行网络化经营,你会怎么做?”廖建文教授用传统食品借喻,提出了值得深思的问题。王长田认为,任何产品都可互联网化,尤其是服务类产品。但豆腐脑的互联网化要考虑几大因素:其一是价值,如何定价,要将物流成本考虑在内;其二是品牌,解决信任度、安全性问题。

“首先进行‘众筹’,即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收集民间会做豆腐脑的高手,再通过互联网将这些会做豆腐脑的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化、搭建平台,然后进行销售,根据网点进行配送”,孙为民的解决方案最具代表性,他的观点是不仅要用互联网的思维,还会再投资创建品牌,让其产生品牌溢价,同时进行后台整合和供应链整合,例如有机大豆的供应等等,提高附加值。

汪建国则将豆腐脑的互联网化分为几大步骤:第一,了解顾客需求,用互联网的思维细分用户需求,例如喜欢吃咸的、辣的、甜的等等;第二,获取顾客,通过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获取用户、传递信息;第三,定制个性化需求,并创造需求——尽管是豆腐脑店,但可以和油条搭配,建立一个“豆腐脑的生态圈”。“当然,如果这个项目要实现规模化就必须要整合资源,用互联网的思路去经营,由顾客去创造顾客、顾客去满足顾客、顾客去管理顾客,不一定全部都要单店来做这个事情,包括配送”。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