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际 > 环球视野 >

热门推荐

丹麦环境大臣:过去6年环保技术对华出口已翻1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0

丹麦环境大臣克尔斯滕·布罗斯博 李英武摄 丹麦环境大臣克尔斯滕·布罗斯博 李英武摄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 | 北京报道

  9月9日至12日,丹麦首相赫勒·托宁-施密特对中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随行的有丹麦环境大臣克尔斯滕·布罗斯博,气候、能源与建筑大臣拉斯穆斯·赫维格·彼得森,以及由数家丹麦企业高层和主要贸易组织代表组成的代表团。

  丹麦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个丹麦访华团此行的目的在于推进丹麦与中国在能源、环保领域的合作,支持丹麦企业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

  他们在华期间,两国合作的多个项目陆续揭幕:天津滨海旅游区采用丹麦格兰富公司预制泵站技术建设的雨水处理工程宣布投入使用;天津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维斯塔斯、诺和诺德、诺维信三家丹麦企业宣布将携手建立一个装机规模为50MW的风力发电厂。

  更多的合作或在孕育之中。9月12日,中国国务院国资委、丹麦王国驻华大使馆牵头主办了“中国·丹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高层会议”。中方派出了有28位中央企业领导人参加的豪华团队,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大唐集团、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等。

  1971年,丹麦成立了环境部,是世界上第一个设立环境部的国家。今年2月,37岁的克尔斯滕·布罗斯博开始掌管这个全球“最资深”的环境部。9月11日,《中国经济周刊》专访了克尔斯滕·布罗斯博女士。

  中国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丹麦也曾遇到过

  目前,丹麦正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并把增加环境产品出口列入了经济增长计划。而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则需要符合国情、有较低成本和较高领先性的先进环保技术,布罗斯博称,“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而一起开展合作”。

  Q:您陪同丹麦首相访华,此行的目的和愿景是什么?

  布罗斯博:中国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寻找解决环境问题的最佳科技。而应对环境挑战,比如降低用水量、适应气候变化、确保能源效率,正是丹麦以及丹麦企业的兴趣点所在。这就是为什么众多丹麦企业来到中国,也是为什么丹麦首相带着我和气候、能源与建筑大臣来中国访问。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使命而一起开展合作。

  在与中国几位部长的会谈中我了解到,环保是当前中国的一个关注重点——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中国今天面临的环境挑战,丹麦也曾经遇到过。只不过可能规模不同,毕竟丹麦是一个很小的国家。我相信丹麦与中国在很多领域可以合作,针对中国的环境问题,比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污水净化等,丹麦能够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我此行的目的,就是确保双方更清晰彼此的共同利益,有一个更紧密的合作。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