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6
格鲁吉亚前总统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担任苏联外交部长期间数次访华,为中苏关系正常化起了积极作用。
邀请中国外长“破冰”
1985年3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任命谢瓦尔德纳泽接替老资格外交家安德烈·葛罗米柯出任外长,以全力贯彻他的外交“新思维”,推行“缓和”外交,尤其是改善中苏关系。次年7月,戈尔巴乔夫发表讲话,显示苏联在中苏关系“三大障碍”上有所松动,中方表示欢迎。
进入1988年,伴随苏联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减少在远东驻军,以及在柬埔寨问题上态度变化,中苏关系正常化步伐加快,双方商定两国外长于12月初和次年2月初进行互访,为中苏首脑会晤做准备。
12月1日至3日,应谢瓦尔德纳泽邀请,时任中国外长钱其琛对苏联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戈尔巴乔夫会见。这是中国外长31年来首次访问苏联,此前,两国外长也有一些接触,但都是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大会期间会见,而这次访问相隔时间之长、任务之艰巨,可谓破冰之旅。
钱其琛在回忆录《外交十记》中说,访问期间,他同谢瓦尔德纳泽三次会谈,共约6个半小时,会谈重点是柬埔寨问题,达成了协议。双方还讨论了关于苏联在蒙古国驻军、中苏两国边境地区驻军裁减、边界谈判等问题,同样取得一些进展。
钱其琛访苏后,中方宣布,中苏国家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已经开始,中苏高级会晤可能在明年、即1989年上半年举行。
花招被邓小平识破
1989年2月2日至4日,谢瓦尔德纳泽对中国进行回访,为戈尔巴乔夫访华打前站。而苏联外长上一次访华是在1959年。谢瓦尔德纳泽同钱其琛举行两次会谈,中心议题仍旧是柬埔寨问题,经过艰苦谈判,终于取得一致意见。
然而,双方商定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后,苏方突然耍起手腕,出尔反尔,表示不愿意发表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而只宣布戈尔巴乔夫访华日期。2月3日,谢瓦尔德纳泽抵达上海,次日将与邓小平同志会见。钱其琛回忆说,当天深夜,苏方态度变得强硬起来,不同意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
面对苏方要挟,中方立即反击。4日清晨,中方通知苏方,鉴于双方分歧较大,同意暂不发表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共同声明,但同时也先不公布双方商定的5月中旬举行高级会晤的日期。钱其琛就此向邓小平作了汇报。
与邓小平会见时,谢瓦尔德纳泽一上来就表示,“戈尔巴乔夫建议5月15日至18日访华,昨天我同钱其琛外长谈了这个问题”。钱其琛认为,谢瓦尔德纳泽的用意显然是先请小平同志确认高级会晤的日期,使之成为既定事实,从而绕开柬埔寨问题,再压中方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