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2
伊斯兰传教士阿卜杜拉捷克在20世纪90年代初于菲律宾创立了阿布沙耶夫武装,它是菲律宾南部反政府武装之一,该组织主要在菲律宾南部的苏禄群岛、巴西兰岛和塔威塔威群岛等岛屿从事分裂活动。他们以劫持基督教徒与外国人为人质索取巨额赎金为主要目标,来筹集组织经费。直至今天,这些地方的绑架案仍然层出不穷,也成为这个海上天堂潜水地的沙巴州挥之不去的危险。
历史上,整个北婆罗洲都曾经是文莱苏丹的土地,英国人到来之后改变了沙巴、沙捞越和文莱三地的命运。它们都盛产石油,但只有独立的文莱成功以能源富裕了国民。而砂拉越产出的石油收入只有5%返还本州,但由于当地人口较少,生活水准也尚能与西马相当;虽然沙巴的亚庇看上去与西马的各个城市相比差异不大也算繁华,可整个沙巴已经成了北婆罗洲最大的问题,独立时仅有70万,如今已经超过400万人口的沙巴,至今仍有些与外界往来航班的航道被淹没在热带雨林中,城乡居民的贫富差距很大,外来移民更成为当地人的心结。
在亚庇,一谈到来自菲律宾南部穆斯林移民和印尼移民时,那些“本地”的老沙巴常常都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连当地的青年旅馆都不愿意租给他们,因为“他们又抽烟又大声”。
沙巴人主要由三大民族构成:华人、卡达山人和巴瑶人,分别使用华语、英语、卡达山话和马来语。而政府对菲律宾穆斯林和印尼穆斯林宽松的入籍政策,使得沙巴城市居民结构在近些年大为改变。从前主要是华人为主的城市,今天在街头,看到的,更多是坐船来的棉兰老岛穆斯林,他们入籍马来西亚以后,也被归为“土著”,享受机会优先权,这让当地的华人和基督教群体更为不满。目前来自菲律宾和印尼来的移民分别达到了100多万和数十万人。
说到底,整个东南亚的群岛地带,从菲律宾吕宋岛到印尼的爪哇岛,语言都有亲缘关系。和东南亚半岛地区语言多元复杂相比,群岛地带的语言和宗教都有相当的一致性,这使得马六甲海峡两岸诞生的马来语有机会成为了群岛最重要的共同商业语言;在后殖民的时代,又被人为分裂成为“马来语”和“印尼语”,并成为四个国家(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尼)的民族认同语言。虽然菲律宾这个天主教国不包括在内,但菲律宾穆斯林所处的棉兰老岛居民也有不少会说马来语。
历史的纠葛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化解,就这样并行地存在于婆罗洲的现实中。 ★
(原标题:婆罗洲:无法说清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