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7
当然,还有更值的。对冲基金经理泰德·威施勒(Ted Weschler),在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拍得了这个共进午餐的机会,为此花费了525万美元。也正是因为两顿午餐和此后的接触、交往,让巴菲特认识了他。现在,他已经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顶级投资组合管理人了。从傅喻的回忆中我们不难听出,巴菲特与人交往所秉持的原则本身也意味着这顿午饭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
傅喻:巴菲特这个人他是非常非常的重情谊的一个人,包括我有一次有机会参与他的一次股东大会的时候,他会进行一个小范围的私人午宴,一百多人的样子,他会在这个午餐会上跟这些人交流,然后我在这个过程中我就感受到这些人永远不变,你知道吗?你每次去你都会发现总是那些面孔,但是有些时候还是会有一些新面孔来加入,那就让我感觉到,他在交朋友方面,一方面他很慎重的筛选,但是他一旦确定我信任你,我把你当做朋友的话,他是这种关系他会努力的一直去维持的。这是我觉得这也是他身上的一个特质,比如说他一定就喝可口可乐,他每年就保持他固定的习惯,比如每年巴菲特股东大会的时候,他会到那个餐厅,一定要去吃一顿饭,就是他会固有的保持一些习惯,这是他的行为方式,这也是他待人接物的这样一种稳定性,我觉得甚至这都可以跟他投资哲学相结合,就是说我看准了这样的理念,我拿准了这样的一家公司,我只有看准他的,我永远都相信那样,持有他,这是对自己这种判断力的自信,也是对对方的极大的信任。
说了这么多,可以肯定的是,参与这场慈善午餐的人都觉得这顿饭很值得。不过,看看网上各种角度的讨论,特别是比如“巴菲特又买了什么公司”、“去吃午餐的人最近潜伏在哪些股票里?”等等这些被炒得热火朝天的话题,我们不禁也有些困惑了。巴菲特这个人,我们都知道他秉持价值投资理念,看准一个公司能拿十好几年。这和现在咱们股市里那些“小蜜蜂”一样的投资者们做法是完全两样的。拿这几只个股的投资去看这顿带有慈善意义的午餐,更像是另一种投机。
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沪深股市里今天一个消息明天一个政策的投机氛围,或者价值投资在中国目前千变万化的市场里,很难给很多小散户们带来赚钱的机会。不过,从巴菲特身上,小散户们能学到些什么呢?傅喻认为,巴菲特“滚雪球”般的投资理念可以被放在我们为人处世、自我修养等更多的方面上去。
傅喻:其实跟他打交道的过程当中,你会觉得你不断的去除一些浮躁的心态的过程,的确是这样子的,这样一种拒绝诱惑的能力,其实你观察巴菲特这个人,他的很多的说法,他很多做事情的方式,为什么他能够比很多人更知道怎么克服难和恐惧,我想根本的原因就是他太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了,他曾经用滚雪球来比喻他的人生,他就是说你要按去发现一个很湿的雪,和一个足够长的山坡,很湿的雪其实是有质量的人有质量的企业,足够长就是讲究稳定性,如果你处在正确的雪中,血球知道就会滚起来,我就是这样子的,那所谓滚雪球,巴菲特说我不仅仅指的是赚钱,那我指的是你对这个世界的领悟和朋友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