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4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艾敏 刘皓然】假借“疫苗接种”之名收集情报曾是美国中央情报局惯用的一种手段。美国特种部队击毙“恐怖大亨”本·拉登之前,中情局曾试图利用这种方法确定拉登的藏身地。但美国白宫近日透露,由于这种情报收集方法产生的“副作用”已威胁到执行人道主义救援工作的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中情局去年8月已放弃使用这种情报收集法。
美国《华盛顿邮报》20日称,拉登被击毙前,中情局雇用巴基斯坦外科医生阿夫里地协助实施秘密任务,假借“肝炎疫苗接种”之名,在巴西北部城市,即疑似拉登藏身之所附近收集居民的体液样本。这项秘密行动最后以失败告终,阿夫里地被巴基斯坦抓获,以叛国罪处以23年监禁。此事败露后,活跃在巴境内的激进分子针对国外医务工作者,特别是疫苗接种人员实施了一连串报复袭击,多个国际救援组织不得不从该国撤出工作人员。
2013年1月,美国12所公共卫生类院校的校长联合向总统奥巴马上书,抗议中情局的这种做法。信中说:“这种情报收集方法带来严重后果,影响了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信中还提到,“至少7名负责接种小儿麻痹症疫苗的联合国医疗工作者被恐怖分子杀害。”批评人士称,情报工作和人道主义援助工作之间的界限必须清楚,否则无论是医疗人员还是被救助对象均有可能受到伤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日称,白宫方面本月16日对上述来信做出回应。白宫首席反恐顾问丽萨·莫纳科透露,中情局局长布伦南去年8月已做出指示,中情局未来不再使用“疫苗接种”作为情报收集的掩护手段,也不会利用类似方法采集DNA样本或其他基因样本。
《华盛顿邮报》称,从校长上书到白宫回应,这一过程长达16个月,是什么让白宫如此“迟钝”?一名没有透露姓名的高官称,政府内部很少讨论情报方面的事,弃用情报策略的决定更是“独一无二的事例”,需要有关部门“深思熟虑”后才能做出决定,然后才能对媒体公开。中情局发言人迪安·博伊德19日称,局长布伦南非常重视公共卫生领域人士的忧虑,基于中情局内外多方意见做出这一决定。但博伊德同时表示,巴基斯坦激进分子袭击人道主义救援人员的恶行由来已久,拉登被击毙前就出现过多个事例。
英国《卫报》称,针对拉登的情报收集工作被曝光后,巴基斯坦小儿麻痹症疫苗接种工作面临重重困难。统计显示,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至少60名医务工作者和安保人员被激进分子杀害。2012年,巴激进组织甚至禁止小儿麻痹症的医疗团队开展工作,希望孩子接种疫苗的家长不得不暗中和医疗人员联系。世界卫生组织称,小儿麻痹症目前仅在极少数国家流行,巴基斯坦是其中之一,且疫情较为严重。今年年初开始,巴基斯坦共发现66例小儿麻痹症病例,去年同期仅发现8例。据了解,疫情多发地区正是被激进分子控制的北瓦济里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