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8
著名的“九段线”是中国表达其历史主张的一种方式。它在1947年首次出现在中国地图上。与此同时,法国(当时仍是越南的宗主国)和菲律宾开始发起外交运动,在二战后有关日本占领地问题(包括上述岛屿在内)的会议上维护自己的主张。
菲律宾多年来对中国采取了极具挑衅性的行动,包括逮捕和驱离在争议海域作业的中国渔民。中国的抗议都被无视了。2011年6月,菲律宾总统阿基诺的办公室宣布,南中国海将从此改称“西菲律宾海”。同年7月,一个菲律宾议员代表团登上了一处中国宣称拥有主权的岛屿,宣示菲律宾“主权”。
在此背景下,我们———以及《纽约时报》———最容易看出的一点并不是中国“在领土争端中的最高纲领主义立场”(这是《纽约时报》社论的原话),而是北京政府的克制。
对于最近中国钻探活动引发的中越争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5月15日访问五角大楼时表示,中国在西沙群岛中建岛相关海域钻井勘探,是在自己的管辖海域作业。
他说,南海地区一些相关国家实际上已经在南海打了很多油井,但是中国却没有打一口井。从这个事实来看,就能明白中国是非常克制的。这种克制的目的是维护南海地区的稳定。
他表示,中国一直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是一些国家擅自在这一区域打井,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中方最近在中建岛附近开始进行钻井勘探。
不实之论充满偏见
是什么让《纽约时报》的社论没有提到以上任何事实和背景呢?
《纽约时报》一直是美国“国际主义”权势集团的一个可靠喉舌。美国的“国际主义”权势集团包括五角大楼、国防工业、国家安全与情报机构,以及各种“智库”。对这个权势集团来说,美国的“领导地位”———实际上就是由部署在世界各地的不可挑战的军事实力所支持的霸权———是维护稳定的国际秩序(尤其维护亚洲稳定)的必要条件。
奥巴马政府是这个权势集团的奴仆。奥巴马军事化的“转向亚洲”政策是该权势集团的首要倡议。
这一政策本质上是美国针对中国采取的冷战时期的那种“遏制”做法。它助长了军备竞赛和美国的联盟体系。现在,美国的联盟体系正日益对中国构成威胁。最大的讽刺在于,这个政策却给菲律宾、越南和日本壮了胆,让它们反对和挑战中国,并拒绝诚心诚意地协商解决争端。
为了对这个权势集团尽忠职守,《纽约时报》正在宣传“中国威胁”的不实之论。这一宣传充满偏见,不公平、不真实,最终对美国而言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