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国内 >

热门推荐

境外媒体:中国或出台新规 遏制官员干预司法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7

参考消息网10月21日报道 境外媒体说,为期四天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作出承诺采取更多措施加强法制建设。

美国《纽约时报》网站10月20日报道,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20日起在北京召开,为期四天。这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以来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中央全会。此前,政治局前常委周永康及多位十八届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在反腐大潮中落马,也使会议是否将涉及周案调查进展和人事递补议题成为焦点。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0月20日报道称,将于23日结束的中共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必将作出承诺采取更多措施加强法制建设。

此次会议是内地领导层反腐败、倡导廉洁政府和推进社会公平的里程碑式努力,其中推进社会公平是习近平主席“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举措的一部分。

报道称,四中全会之后,预计政府将出台新规,要求地方法院向更高级的司法机关而非地方政府报告,同时招募更多法律专业人士进入司法机构,从而遏制官员干预司法决定的行为。

此次会议主要的成果应当是进一步巩固将权力从地方政府收回的“权力再中央集权化”。

美联社10月20日报道,一些法律学者期望法制改革能够给地方层面带来一些公平。

四中全会预计将要求剔除司法的地方化和行政化,保证司法人员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其他变化可能还将包括审查法官以确保其称职,以及向公众公开更多判决结果从而令法官为自己的判决负责。

北京的法律学者徐昕(音)说,四中全会可能还会推出遏制腐败新举措,如要求新任命官员向社会公开自己的私人财产,以及建立一个反腐败机构。

徐昕说,还可能设立一个宪法委员会来仲裁法律和规定的有效性。

另据路透社10月19日报道,中国将于本周宣布重要的司法改革,改革将试图限制地方官员对案件审理的影响。企业主管们密切关注这一举动,他们希望这将令司法体系更加公正。

这一消息预计将于10月20日至10月23日召开的四中全会结束时公布,此次全会的主题为“依法治国”。此次会议的召开,正值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放缓增加了更多商业纠纷的可能性之际。

报道称,商业界,尤其是中国的私营企业以及外国投资者,长期以来都在抱怨难以在法庭上进行公正的听证,因为法官们通常要向地方政府和党的机关作出解释,而这些机构又通常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15日在党报《人民日报》上写道,没有健全的法律体系,就不可能有经济增长。

李曙光写道:“保护产权和保护合约,是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的前提。”

“随着未来经济社会良性发展,法治将在中国市场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