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情谍报 >

热门推荐

大好消息:中国成功引进美国核潜艇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74

 近日有消息称,美国LockheedMartin公司用于打造未来新一代全球定位系统(代号GPSIII)的首颗卫星目前已通过测试,预计2014年交付美国空军,并有望在2015年发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直垄断导航产业的美国GPS急于换代升级,是为了应对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此外,印度、日本也相继启动独立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在军用技术转民用的战场上,一场跨国的“狙击战”已然苗头初现。
  “军转民”中国浪潮乍起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已经在军事技术转民用的道路上走了很远。早在20世纪60年代欧美军事技术民用化的浪潮兴起之后,美国电子科技股大涨,一度出现了很多十倍股。
  今天的中国在重复美国的道路。目前,军用技术转民用主要集中在电子、航空航天和核电领域。有资料显示,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来,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1100余种新材料的批量生产受益于航天科技“军转民”应用。

1.jpg

 AP1000三代核电汽轮机秦皇岛起运

 核电领域的“军转民”应用较早。2006年年末,国家发改委就宣布,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肖工程公司(ShawGroup)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中国将引进西屋电气的AP1000技术。美国西屋的AP1000技术来源是美国军事用核潜艇的建设技术。

2.jpg

资料图: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潜艇

 “美国议会对这项技术向中国转让一事非常纠结,不断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好的军事技术输出中国。’”国际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向记者回忆,“最后西屋公司的高层向美国议会保证,更新更好的技术保障美国军事能力的领先,中美的合作才最终得以实现。”
 标准空白成为障碍
  在中国兴起了军用技术民用的浪潮。为了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转移,工信部近年来连续发布了三期《军用技术转民用推广目录》,成果转化率达31%,已转化应用的项目合同金额总值高达8亿元。
  然而在“军转民”的技术道路上,由于新引进的技术在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制订体系,成为了制约军事技术民用的最大障碍。
  以核电领域为例,由于源自军事技术的AP1000在世界上是首次转为民用,国核技参与了整个项目开发的工作,也一直在力推核电站建设的标准化流程。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