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4
在铁路、核电站和飞机等大型工业产品领域,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正在提升。这些大多是从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后实现“国产化”的产品。
中国企业相比其它国家的竞争企业而言,在价格方面有的情况下被认为要低30%以上。从发达国家企业的角度来看,过去提供的技术造就了如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虽然有些讽刺,但正如所谓的“飞去来器效应”(指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一般,发达国家企业因此而来的困惑或许会越来越多。
6月24日,中国南车与欧洲国家马其顿签署了出售6辆时速140公里的高速列车的协议。协议金额被认为达到2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1.91亿元)。
中国高速列车出口到欧洲尚属首次。此前主要为机车和客车,但目前扩大到了高速列车领域。
中国高速列车出口到欧洲尚属首次
中国南车海外订单达22.3亿美元
中国南车2013年的海外订单额达到22.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7.97亿元)。为了扩大出口,计划在东南亚和非洲建立子公司和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中国正将下一个出口目标放在了最高时速在25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车辆上。
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仅为其它国家的三分之二
世界银行7月发布报告分析称,“中国高铁的建设成本仅为其它国家的三分之二”。报告指出,中国除了具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之外,还通过在国内的业务积累提高了技术水平。
吸收海外技术推进国产化、然后再反攻海外。这就是始于服装和鞋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国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方式。
发达国家企业虽然可以凭技术实力进行对抗,但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力则构成威胁。今后,竞争领域甚至将扩大至需要集结各种技术的大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