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4
蓝眼睛、灰眼睛、黑眼睛,一双双不同颜色的眼睛,既流露着好奇,也传递着友谊。
坦克、步战车、装甲车,一辆辆造型各异的铁甲装备,虽是力量的展示,但也不乏和谐的元素……今天(21日)下午3时,参加“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演的各国官兵互相参观装备,帐篷村内各国的车场成为交流经验、畅谈友谊的舞台。
走进哈萨克斯坦装备展区,一排轮式装甲输送车整齐列队,车上30毫米火炮统一以接近垂直的角度欢迎各方来客。哈军装备军官马里克·巴扎耶夫热情地向大家介绍哈方的装备情况。
“一次携带的炮弹有多少枚?”“300枚,可在3分半钟内打完。”“该型装甲车的保养周期是多长?”“一般情况下是4000公里保养一次,但平时车辆乘员也会负责日常维护。
特别是每次射击完毕后,乘员们必须进行比较全面的保养”……巴扎耶夫的讲解耐心而细致。
一场不期而至的阵雨,丝毫不影响大家的参观交流热情。在吉尔吉斯斯坦装备展区,正碰上一辆轮式装甲车出现故障,吉方官兵正在抓紧维修。
修理连连长吉姆尔介绍说,他们的轮式装甲车底盘低,发动机占地小,装卸非常简单。
“这是卡马斯型发动机,它的配件很容易找到。”中方参观者中不乏维修专家,看到熟悉的机器,大家很快找到了共同话题。
“你好!”在一片热情的问候声中,俄方车场迎来各国官兵参观。负责解说的军官名叫安德列,是俄东部军区装备局的工程师。
他通过翻译告诉记者自己首次中国行的印象:中国朱日和训练基地设施非常齐全,环境非常好,他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
“这种BMP-2履带式步战车发动机功率是560马力,一次可加油800升,行驶里程为500公里。”对于自己的装备,安德列充满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