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国军投日将领调查:冯玉祥张学良旧部做汉奸最多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6

在史学界, 大批国民政府军将领在“曲线救国”的旗号下投降日军已成定论。本文对1939—1945 年投敌将领人数、所属派系、所属战区进行计量分析, 发现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计量结果表明, 大批国民政府军将领的投敌与以下三个原因直接有关: 国民政府的蓄意牺牲、国民政府敌后游击战的失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日军加强了对国民政府敌后部队的诱降。

一、对1939 年—1945 年国民政府军投敌将领的考证与统计

1.jpg

吴化文(左二),原冯玉祥部任参谋,后投奔蒋介石,再投靠汪精卫,又反投蒋介石,最后加盟解放军,一生事四主。

关于大批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在“曲线救国”的旗号下投敌的称法, 是张荫梧在1939 年春给蒋介石的电文中正式提出的一个名词, 但当时并不为他人所知。直到1939年6月, 八路军在歼灭河北民军的战役中缴获了张荫梧的日记本, 才知道有“曲线救国”这回事, 1940年8月, 彭德怀在纪念抗战三周年发表的《三年抗战与八路军》演说中公开给予严正的揭露和批判, 这一汉奸理论才大白于天下。所以一般的国民政府将领要“活学活用”的话, 最早也要到1939 年6月以后才行。遗憾的是, 对1939 年6 月以后投敌的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在数量派系、所属战区等几个要素上均未作过一个较为精确的统计。有的书认为:“1941 年后, 国民党的官员及军队大批投敌。据统计, 到1943年8 月以前, 叛国投敌的国民党官员中, 有中央委员二十人, 旅长、参谋长以上高级将领五十八人。”①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编写的《抗日战争时期重要史料统计集》中列有《国民党高级将领投日一览表1939—1944》, 认为在此期间投敌的高级将领共有62 人。较为权威的一种说法是根据叶剑英在1944 年6 月22 日发表的《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但是伪军的猛烈发展是从1942 年开始, 也可以说是从孙良诚投敌开始的。从那个时候起, 在抗战营垒中投敌将领共有将级军官六十七人之多。”②这个数字被广泛引用,《中国抗日大词典》亦采用67 人说,“从1940 年开始, 国民党文武官员及其部队大批投敌, 形成降官如毛降将如潮的局面。到1944 年国民党叛国投敌的党政要员中, 有中央委员二十人, 高级将领六十七人。”③很明显, 该词条把67 名投敌将领的统计年限向前推到1940 年。但这也说明一个问题, 既然从1942年4月孙良诚投敌到1944 年6 月叶剑英发表《中共抗战一般情况的介绍》为止, 投敌将领已经有67名之多, 那么从1939年6月八路军缴获张荫梧日记本起到抗战胜利时止, 其间投敌的高级将领数量就一定更为可观。根据史料进行统计排摸, 发现至少有99 名国民政府军高级将领在1939 年至1945 年间投降敌伪, 现列表如下: ④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