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西方曾帮伊拉克打化学战:美国提供化学武器原料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4

    据环球网9月3日报道,大马士革疑似化学武器袭击事件,在美国看来是“叙利亚政府触碰了使用化学武器这根红线”。然而西方或许选择性地忘记了,中东化学武器的扩散与他们有着无法推脱的关系。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正是在美德英法等国公司的帮助下,伊拉克独裁者萨达姆利用化学武器重创伊朗军队,甚至使用毒气弹屠杀数千名库尔德平民。

    德国帮助建造“922中心”

    上世纪80年代初爆发的两伊战争,让伊朗和伊拉克都损失惨重。为打破战争僵局,萨达姆决心发展化学武器。于是,一份从1978年就开始草拟的计划--“922工程”被放到伊拉克国防部讨论的桌面上。根据这份计划,伊拉克将建造一座大型化学武器生产厂--“922中心”,以工业生产的规模制造化学武器。1981年6月8日,伊拉克国防部正式批准“922工程”启动。“922中心”也在巴格达西北60公里处的萨马拉地区破土动工。“922中心”对外宣称“奥·穆萨那国有企业”,是一家杀虫剂生产厂。伊拉克军方就以这家企业的名义招标建设,并进口相关物资。

1.jpg

联合国在伊朗调查伊拉克化学武器使用情况

    在巨额美元的诱惑下,西德卡尔·科比、马沙尔等公司参与这家“杀虫剂生产厂”的建造。“922中心”内的5个大型实验室、8个地堡(用于储存化学武器)以及行政办公大楼都是西德人的杰作。而法国则向“922中心”提供专用容器,用于进行化学武器的生产。除了“922中心”,伊拉克于1979年在巴格达附近的奥·拉沙德建立了另一座规模较小的化学武器生产厂,此时也得到扩建。到1983年,两家工厂同时具备化学武器生产能力。伊拉克从西德进口1027吨原料,仅1983年就制造150吨芥子毒气,1984年又生产出60吨塔崩神经毒气。西德政府曾调查过卡尔·科比等公司非法出口化学制剂和生产装备的情况,但直到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相关调查仍没有实质性结论。
拉姆斯菲尔德是帮凶

    从1983年8月开始,伊拉克正式将化学武器投入战场。当年7月,伊朗军队联合库尔德游击队发动“黎明2号”行动。气急败坏的伊拉克军队动用芥子毒气向伊朗发动反攻。但当时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还不大纯熟,只给敌人造成不到100人的伤亡,本方军队也被毒气误伤,反击计划失败。

    萨达姆决定继续用化学武器谋求战场主动权。1983年10月,伊拉克军队在潘杰温再度发动毒气攻击,造成伊朗和库尔德游击队3000人伤亡。此时的伊朗终于察觉伊拉克人正在用毒气,德黑兰立刻在联合国提出控诉。联合国接连三次派出专家组调查此事。三个专家组的结论一致:伊拉克的确使用了化学武器,主要是芥子毒气和塔崩毒气,投放方式是用飞机投放毒气炸弹。第三个专家组还发现,伊拉克的炮弹以及火箭弹中也有不少毒气弹。后来查明,意大利向伊拉克提供了7.5万枚专门用于安装化学武器的炮弹和火箭弹。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