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军史漫话 >

热门推荐

八千虎贲常德血战十余日:第六战区援军却迟迟不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4

一、战前一般情况

    鄂西会战之后,国际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苏德战场上苏军正在全线发起反攻,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美英联军在突尼斯击败德意联军和在西西里登陆后,墨索里尼被迫下台,意国继之投降;美军在阿留申群岛、新乔治亚岛登陆后,正在新几内亚等地进击日军。日军不仅在太平洋战场上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日军大本营“从战争全局要求出发,不允许中国派遣军进行任何进攻作战”,所以日军第11军在鄂西会战结束后的4个月内没有向周边的第五、第六、第九战区进攻,而这3个战区的部队也没有对日军进攻,双方形成“和平”相峙

1.jpg

   国民政府为了与盟军协同打通中印公路,先后从第六、第九战区陆续抽调7个军转用于云南及印度,准备反攻缅甸。日军为牵制中国军队不再向印、滇转用,以策应其南方军的作战,再次组织进攻。由于常德是湖南西部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又是第六战区的主要战略基地,附近集结有大量主力部队,日军为了达到既可牵制中国向滇、缅转用兵力,又可打击主力部队,以削弱中国军队的抗战意志,所以决定以常德为进攻目标,常德会战由此发生。

    二、日军的作战指导及兵力部署

    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官俊六一向主张“必须割断重庆同英、美的关系”,并认为“除了付诸武力,别无其他方法可寻”。为了贯彻他的主张,曾向大本营建议在1943年末或1944年春进攻四川。大本营虽然承认进攻四川意义重大,但由于东南方面的战局日趋不利,而中国华北方面的“治安”形势也极严峻,兵力不敷应用,而限于国力,组建新的部队更为困难,因而拒绝了俊六的建议,要求“中国派遣军”把本年后半期的作战重点放在加强占领区的稳定方面。

    日军“中国派遣军”总部根据大本营的指示精神,围绕当前的战争全局形势,特别是缅甸方面盟军的反攻、中国军队的策应和美国驻华空军的加强趋势,并针对派遣军自给情况以及华北八路军的状况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于8月28日制订了《昭和十八年秋季以后中国派遣军作战指导大纲》。其作战方针是:“派遣军努力确保和平定现有占领地区,特别是在华北方面,本年秋季以第11军及第13军主力分别进行常德作战和广德作战。来年春季,以华北方面军及第11军进行打通京汉线作战。”

    日本大本营考虑了中国战场的情况,在不给派遣军增加兵力的条件下同意进攻常德。9月27日下达命令:“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为执行现任务,可在华中方面临时越过作战地区进行作战。”派遣军总部于接到命令后的次日(28日)即下达了作战命令。主要内容为: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