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4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6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和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在访问巴西期间出席中国与拉丁美洲领导人会晤。习近平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两度访问拉丁美洲,这被外界看作是中国面对美国“重返亚太”,要抄美国后路的举措,必将推动中国和拉美国家在外交领域的进一步去美国化。去美化是全世界的趋势,拉美已经不再是美国后院,倒是中国与欧洲的经贸互动,不断在抄美国后路。
美在拉美曾一呼百应
拉美曾经是美国的后花园,二战末期到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美国都把大部分拉美国家视为几乎是自动站队的拥护者,上世纪60年代巴西拥护美国占领多米尼加;80年代阿根廷支持干预中美洲国家等,美国在拉美几乎就是一呼百应,拉美就是美国的势力范围。
事过境迁,2001年底以来震惊世界的阿根廷经济危机,为实行了十多年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做了总结。阿根廷、巴西堪称拉丁美洲的“发达国家”,阿根廷人均GDP从8000美元,一路从实行新自由主义后,跌到2002年2665美元。
拉美地区经济年均增长在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间只有2.4%,仅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45%。2004年,拉美国家的外债达到天文数字7230亿美元。成为阻碍拉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沉重枷锁。
随?西方社会在拉美推动的,拉美国家看华盛顿行事的新自由主义失败,新自由主义从西方福音变成了富国陷阱。拉美世界被自己的天真打败,实行新自由主义的十年成为丢失的10年,也有人称之为“美国的陷阱”。拉美离天堂很远的原因,原来是因为离美国太近,美国价值和美国文化某种程度蒙蔽了拉美人的眼睛。
于是,新左翼得以重振旗鼓,完成了对新自由主义的“反攻倒算”。随?1998年查韦斯当选委内瑞拉总统,拉美左翼力量开始重返拉美权力中心,2001年10月,在左翼巴西劳工党领袖卢拉当选总统后,厄瓜多尔左翼领导人古铁雷斯同年11月24日当选总统,左倾思潮掀起,不少国家的左翼或中左翼领导赢得了国家领导权。
拉美变天。有?强烈民族自尊心和独立自主意识,拉美国家大多不愿充当美国的附庸。大公网专访了巴西驻华大使瓦尔德玛.卡内罗.雷昂,据雷昂大使说,无论是巴西还是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都没有理由作为美国的“后院”。
事实也是,拉美在经济跌落中与美国在贸易、贩毒、移民等问题上产生分歧,包括反恐和对待古巴等重大国际问题上开始意见不一。
中俄对拉美外交势猛
2003年,布什政府决定军事打击伊拉克,遭到时任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的墨西哥和智利均作出反对。拉美大多数国家反对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前一次海湾战争还协助出兵支持美国攻打伊拉克的阿根廷亦表示不会派兵。美国意图继续把拉美国家纳入其全球战略轨道的企图已经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