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时事评论 >

热门推荐

西方质问中国:为何会晤哈马斯“一把手”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0

 据媒体报道,就在加沙的巴以冲突愈演愈烈之际,中国中东问题特使会晤了哈马斯的“一把手”。这被视作是中国首次公开会晤哈马斯高官,因而意义重大。有外媒称,中国可能更加大胆地斡旋巴以冲突。

  有外媒分析人士茅岳霖指出,以色列于巴勒斯坦地带已无所顾忌,以往巴勒斯坦民众在面对如需困境时往往想到寻求埃及等地区大国的帮助,但两次政变后的埃及对此并不热心。

  包括法新社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指出,自以色列展开行动后,以往开放边境口岸为巴民众提供庇护的埃及就一反常态,半岛电视台更表示,埃及当局不仅并未一如既往的强烈谴责以色列,更在7月10日后反复开关口岸,这一事态更已逼得潘基文亲自出面。

  虽然巴勒斯坦另一派别“法塔赫”已在23日向埃及提出“五天会谈结束后停火”的条件,但这一建议能否得到落实仍有待观察。

  值得讽刺的是,根据北京外交部及美国国务院在内的各方消息,尽管包括中国特使吴思科、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内的各方要人希望埃及能在此次危机中站出来,甚至以色列当局也在24日要求埃及要在巴以和谈中占据一席之地,可开罗当局至今仍不为所动。

  至于沙特阿拉伯、土耳其、卡塔尔和仍在内战中的伊拉克,这些国家面对巴勒斯坦危机亦大多噤声。尽管在2011年时,曾有消息称有沙特传教士悬赏重金鼓励巴民众抓捕以军官兵,但三年过去,以军并未因此损失过一名士兵。

  分析人士指出,从当下的情况来看,似乎已经没有多少国家可以阻止以色列了,此前,据英国媒体披露,一直与特拉维夫保持密切联系的华盛顿曾在2月遭遇质疑。

  当克里正在中东斡旋,尝试推进对话之际,美国驻特拉维夫的大使夏皮罗就在以色列议会遭遇警告,以方称奥巴马政府对“盟友做出了不恰当的举动”,还被质问美国是否曾经站在过以色列一边,而美国在23日的那张反对票恰恰也证实了这一点。
不过,也正是7月23日的那次投票,外界就可以看到在中东问题上除了美国似乎还有别的大国在尝试起到作用。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美国于巴以问题疲软的当下,他就应该靠边站,毕竟,国际社会不能让美国继续这样下去。

对于在巴以问题并无直接利益的北京来说,他介入巴勒斯坦危机就可算是一件好事,如若有俄罗斯的协助,再加上阿拉伯国家的努力,巴以问题的解决或许就会有相应的转机。

  在此背景下,中国加大了斡旋力度。

  记者了解到,7月24日,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吴思科访问卡塔尔期间,在多哈会见了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主席马沙勒,就结束当前巴以冲突做工作。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