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57
事实上,和平维持了不止三十年,一直到中国修通了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修通才是那场战争真正的重大意义之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毛泽东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收复藏南”,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藏南不可守,更因为他清楚地知道那场战争是在争夺整个西藏,而不是什么边境领土争议。说起来,也只有整个西藏几百万平方公里那么大的赌注,才值得跟印度打那么一场大仗!从毛泽东对藏南的态度上,甚至可以说,这是把西藏当作“准殖民地”来经营。
所谓“准殖民地”的定位,是一个“可以做,但不可以说”的心理定位,但却极其有助于帮助大家调节心理平衡:不要以为西藏新疆是盘古开天地的时候就归了老祖宗的地方,那是直到清朝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才确定从少数民族征服过来的。
因此对于满清,一定程度的批判是必要的,但绝对的否定是使不得的,因为倘若绝对地否定了满清,就必然要触动中国对于西藏新疆领土主权的法理根基。而既然是“准殖民地”的定位,确保中央对于“准殖民地”的总体控制就必然要优先于保持“准殖民地”的完整。
“放弃”藏南,对于西藏来说大概是极其痛苦的,然而对于帝国的总体利益却是值得的。这里要特别提一句:鉴于藏南是西藏最大的粮仓,倘若藏南被保留在西藏手里,西藏也就基本拥有了粮食自给的能力, 而在藏独远未肃清之际,这就意味着中央会失去节制西藏的一张极有用的王牌。西藏问题, 大患不在外而在于内。对于中国的西藏,最大的威胁不在藏南,更不在新德里,而是就在拉萨。这一点必须切记!
当然,所谓“放弃”藏南是暂时的,只不过这个“暂时”恐怕是要长达数十年。在此期间,由于印度方面的原因,中印之间是无法就边界问题谈出结果的。而由于边界始终未定,藏南的领土争议是一直存在的,这是藏南问题的第一个大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