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6
近日,中俄军事技术合作的话题不断升温。这些话题中既有抢眼的武器装备,也有待解的新老谜团。那么近期的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对双方意味着什么?又有哪些亮点呢?
记者/白炎林
中国可能购买“拉达”级常规潜艇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其实,从上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常规潜艇到本世纪引进“基洛”级常规潜艇,中俄之间的潜艇技术贸易早已有之。那么,本次贸易又有何独特之处?这先要从“拉达”级潜艇的身世讲起。
设计精良服役多艰
“拉达”级潜艇全称为677型“拉达”级常规潜艇,其外销型号称为“阿穆尔-1650”型潜艇,简称“阿穆尔”级潜艇。“拉达”级潜艇是俄罗斯最新型常规潜艇,包含很多精良设计。以下仅举几例。
首先,“拉达”级潜艇是俄罗斯第一型采用不依赖空气推进(AIP)技术的潜艇。常规潜艇采用此技术后,能大大延长水下潜伏时间,显著提升战斗力。AIP技术有很多种,“拉达”级采用的是燃料电池技术。
其次,“拉达”级潜艇采用了以单壳体技术为主的混合壳体技术。该技术可提升潜艇的速度和隐蔽性。
第三,“拉达”级潜艇采用了共型基阵声呐技术,这种技术代表了未来潜艇用声呐的发展方向。比起精良的设计,“拉达”级潜艇的服役之路却可谓一波三折。1997年,“拉达”级首艇“圣彼得堡”号开始建造,2004年完工。对于一艘排水量不到3000吨的常规潜艇而言,这样的建造速度完全体现不出前苏联时代造舰工业的强大实力。此后,“圣彼得堡”号又经历了长达6年的调试试航工作,直到2010年才交付俄罗斯海军。
谁料想,交付后的“圣彼得堡”号让俄军大为不满。首先是被寄予厚望的燃料电池AIP系统还处于研制阶段,并没有安装到潜艇上;其次是该艇在试航中发现了一系列问题。据俄新社2011年11月24日报道,“拉达”级潜艇的发动机、声呐和指挥控制系统都被发现存在问题。另据俄“纽带”网去年2月9日报道,时任俄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指出,“拉达”级潜艇的动力装置不够完善,就像是将一批新型指挥系统和武器与二战水平的动力设备相搭配,这不是俄海军所需要的。但他宣布到2014年俄罗斯会研制出合格的AIP系统安装到“拉达”级潜艇上。不过,此后俄媒体还是普遍传出了俄将放弃“拉达”级潜艇研制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