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18
汉字之旅结束以后依然有大陆的小伙伴在在线聊天时称呼对岸的繁体字为正体字,当时我默默地回了他一个“繁体字……”。如果对汉字有一些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汉字趋繁是为了更多地表义,汉字趋简是为了书写更为方便。
即使是大家公认的保留汉字理据最多的小篆依然有讹变的现象,在《说文》里许慎解释理据时也写了不少“阙”,也闹过诸如爲是母猴的笑话。
争谁是正统谁不正统好像不是很有意义,汉字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系统,一直在优胜劣汰。如果非要以谁保留了更多传统文化来说的话很多简体字也是古已有之,古到甲骨文金文,古到春秋战国文字,古到魏晋碑刻。
经历了汉字之旅之后大陆人依然用正体字来称呼繁体字,不知道这到底是称呼习惯的根深蒂固还是仰视台湾的习惯错结于心。
回头琢磨,交流其实是一个祛魅的过程。那番魅影,来自于我们的文化,来自于我们的历史。当现实的车轮转动时,一切都会变化,但我们却仍然在以旧有的眼光审视现在。
我们习惯于站在自己可怜巴巴的一点已知所组成的高地上俯瞰周围的一切,沿着已知所带来的思路狂奔,用同一种色彩涂抹未知,构建只属于自己心中的彼此。来到对岸才会发现,台湾没大陆人想得那么好,大陆也没有台湾人想得那么差。有能力扭正人心里的错位的,大概只有深入到个体的交流了吧。
想到几个在台湾待过的时间比较长的同学说接触得时间长了在两岸差异上都无话可说了,每个大陆人和每个台湾人都是平凡的个体,有的只是私人的交流,我忍不住笑了。到最后,大概会发现我们都一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