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6
第二,心照不宣的交易?
我们并不清楚中越两国是否达成某个“秘密交易”,但可见的事态的确预示着这种可能性。在中越船只在有争议海域玩猫捉老鼠游戏时,越南领导人试图与北京进行协商,而北京则提出了协商四前提:
第一,越南船只必须停止骚扰中国船只,第二,越南不得对中方西沙群岛的主权有异议,第三,越南不得用法律手段对中国在南海的主权及在该区的行动表示抗议,第四,越南不得在这一双边冲突中引入第三方,尤其是美国及西方国家。
前两条对于任何河内政府都不可接受,但河内的两个举动反映出它可能接受了后两条。纵使越南国营媒体先前做了大规模且态度强硬的报道,要求将中越南海争端提交国际法庭,但越南高阶官员却决定放弃诉诸国际法庭这条路。
越南侵占了南沙群岛中的大多数岛屿。
此外,越南还延迟了外长范平明的访美行程。而中方后来将钻井平台转场、释放13名越南渔民,可以被看做是对越南方面相关行为的友善回应。
事实上,哪怕中国不施压,越南也会自动延后将中越南海争端提交至国际法庭。虽然越南总理阮晋勇一再表示要用法律途径对付中国,但越南政治局的其他大部分成员并不确定这是最好的应对方案。此外,害怕中国的报复以及国际法庭最后裁决对越南不利,也是越方算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第三,中国的“切香肠”战略余地越来越小?
从“切香肠”战略出发,可以最好的解释中国的举动。“切香肠”是中国应对领土争端最常用的手法,也是改变东海与南海现状的战略。
这一战略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在强硬与克制之间精准地找到平衡点,可以在一步步改变事实的同时,却又不引发对方的激烈反应。有诸多事实已经反映出中方的“切香肠”战略已经行将就木,而台风威马逊则给了中国撤出的好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