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8
但时移世易,风向亦趋逆转,中朝友谊亿口传,至今 已觉不新鲜。近20年来,当意识形态的光环逊位于国家利益,中朝唇齿相连的赞誉已成为一种传说,当年汗牛充栋、韦编三绝的金日成亲华爱华的历史文献,还能 存留下来不失价值的,恐怕多是那些事儿因人论人因事论事的考证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巴基斯坦,这个与中国社会制度迥然不同的国家,自中巴结盟以来,直到今天,与中国的感情远超于意识形态而全天候亲密友好,患难与共、 知恩图报,不离不弃。这是很多人都很迷惑的地方。不同的社会制度,为何巴基斯坦是我们的巴铁?而同一社会主义阵营的中朝关系,曾经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为何 到了今天却同床异梦,隔阂日益加深了呢?
客观的说,提到这个课题,少不了谈及中国的曾经掌舵人邓小平与他们的情感变迁史。回顾邓小平的一生,就笔者考证所及,他无论在朝鲜半岛北方,还是南方,都 曾受到人们的无比的尊敬。
金正日访华
他一生也确实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邓小平也曾身体力行,为巩固与发展发展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尤其是毛主席 与周总理)精心培育的中朝友谊而不竭余力。更重要的是,在大型活动结束后,金日成特别提出,希望与邓小平单独会谈,目的是在中国领导政权交接之际巩固中朝 关系。为此,在金日成的苦心安排下,邓在咸 兴受到8万群众的夹道欢迎!
1982年4月,邓和胡~耀~邦访问朝鲜,表明中国高度重视与朝鲜的传统友谊,定格为“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那时邓小平已 78岁高龄,亦是他最后一次出国访问。此后,两国关系日见微妙。标志性事件是中韩关系开始出现解冻与接触,不过,凡有较大的行动,中国给足朝鲜面子,邓小 平都责成外交部主动向朝方解释与通报。
他一生四次访朝,四次赴朝意义各不同。第一次去平壤是1962年,他当时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不是中~共中央主席),奉命率领中~共代表团参加朝鲜劳动党第三次 全国代表大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金正日和卢武铉
金日成单独会见了他,在与他举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中建立了私人感情;第二次去平壤是秘密之行,那是1964年春天,赫鲁晓 夫已经下台,苏共召开了三月会议,如何看待苏共的走向,是摆在各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问题。此次访朝与金日成交换意见,尽管分歧严重,但不足影响两国深刻的 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