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军事 > 战略分析 >

热门推荐

美媒:解放军建首支DF41部队 装备200枚核弹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0

俄揭秘中国导弹击落卫星真相:美国人目瞪口呆

【环球军事报道】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2014年第21期发表题为《长征》的文章。文章称,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武装力量、数量最多的陆军和相对较现代化的海军和空军。

    2040年以前中国导弹核潜力的基础将由目前在研的“东风-31”三级洲际弹道导弹构成。根据公开资料,该型导弹弹长13米,直径2.25米,发射重量42吨。导弹装备惯性制导和天文导航系统。

    导弹既可携带威力达1百万吨的单核弹头,也可携带3颗威力为20-150千吨的MIRV型分弹头。据估计,其圆概率误差为300米——这一指标令研制者引以为荣。换句话说,这种洲际弹道导弹象俄罗斯的“白杨”和“白杨-M”一样,既可部署在发射井中,也可机动部署。

15.jpg

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美国KH-11光学侦察卫星。中国发展反卫星能力,打的是卫星,但实质动摇的是美军的体系作战能力——这才是美军最引以为豪的战斗力所在!

    据国际媒体报道,中国还在研发“东风-31”导弹的改进型——“东风-41”。对改进工作的主要要求是,射程从8000公里增加到12000公里,为其研制类似于俄罗斯“白杨”的真正的运输/发射装置。“东风-41”导弹的打击范围将覆盖美国全境。

16.jpg

外媒绘制的被作为反卫星试验的风云卫星与其他航天器运行轨道高度的示意图。在美方言论中,似乎恨不得中国具备击落所有航天器的能力。

    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已经很清楚强大的航天部门在军事技术领域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中国领导人今年4月份号召加强国家在近地轨道空间的能力,指出国家必须应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对手国家对太空的军事化,这绝非偶然。中国强调说,尽管中国继续奉行和平利用太空的政策,但应该相信中国能够应对其他国家在太空的行动。

    一个典型的事例是,2007年1月中国用一枚装有动能拦截器的导弹击落了本国一颗但仍有工作能力的旧“风云-1C”气象卫星。外界完全相信,中国人进行了其历史上第一次反卫星武器试验。

    当时美国人对此“目瞪口呆”,可以说,他们至今仍处于这种状态中。2011年6月,美国两位退役的情报人员在美国权威的《航空周刊&航天技术》周刊上就此发表的文章颇具典型意义。两位专家所表示的担忧实质在于,五角大楼的军队作战指挥系统和国家的情报收集与处理手段80%依赖于太空资产。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卫星的保障,美国的象智能炸弹、高精度巡航导弹这些现代化武器都不过是一堆废铁。美国目前有500多颗卫星,为不间断的通信、获得目标指示情报和导航提供保障。这两位情报人员认为,中国能够对美国相应的太空和地面设施进行先发制人的打击。攻击很可能十分有效并严重瘫痪美国的军队作战指挥。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