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0
据8月17日消息,上海台湾研究所、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台海研究》杂志、上海交通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及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8月15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甲午战争反思暨两岸海洋合作”学术研讨会。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伍俐斌在会上表示,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台湾当局为捍卫南沙群岛主权做出了一定的努力,应客观地予以肯定,这对今后海峡两岸共同捍卫南沙群岛主权具有一定意义。
伍俐斌表示,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通过本国公民托马斯?克洛马(Tomas A.Cloma)组织的两次“探险”活动,以“先占”、“发现无主地”等方式,对我南沙群岛提出了主权要求。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伍俐斌
面对菲律宾侵犯我南沙群岛主权的行径,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并“代表”中国采取了一些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行动。
在菲律宾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却仍承认“中华民国”的情况下,至少在菲律宾看来,“中华民国”所提出的抗议和采取的行动是“代表”中国的,是“官方的”、“正式的”的“国家行为”。
因此,有必要对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维护南沙群岛主权的历史进行考察,为中国坚持南沙群岛主权提供更有力的佐证。
中国坚持南沙群岛主权
伍俐斌认为,20世纪50年代,菲律宾试图以“民间开路、政府跟进”手段侵占南沙群岛。迫于岛内民意压力,台湾当局针对菲律宾的行径以外交抗议、海军巡航等方式展开了抗争。这无疑是帮了北京一个大忙,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台湾当局仍以“反攻大陆”作为战略目标,不可能因为岛屿争端而过分损害台菲关系。
因此台湾当局所采取的抗争手段是有限的,并且口头多于实际行动。但另一方面,在20世纪50年代,台湾当局的“邦交国”数量、海空军实力等要超过大陆,且仍以中国合法政府自居。
伍俐斌强调,应当客观看待台湾当局采取的这些行动对维护南沙群岛主权产生的积极效果。从今天来看,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是在一定程度阻止了克洛马领衔的民间“探险”活动,挫败了菲律宾试图以“民间先行、政府跟进”的方式蚕食我南沙群岛的图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