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6
寇准第一次为相后不久即被他所瞧不起的南方人王钦若排挤罢相。罢相后出知陕州(今河南陕县),寇大人基本上不理政事,沿袭多年官场的旧习,终日宴游。“旧相出镇者,多不以吏事为意。寇准虽有重名,所至终日宴游。所爱伶人,或付与富室,辄厚有所得,然人皆乐之,不以为非也。”还有记载说寇准在知天雄军任上,与知雄州的李允则相互设宴,竞比奢华之事。大概因为政治失意,寇准终日与酒相伴,还曾写《醉题》一诗:“榴花满瓮拨寒醅,痛饮能令百恨开。大抵天真有高趣,腾腾须入醉乡来。”
有记载说,在一次过生日时,寇准大摆筵席,广邀宾客,当所有人到场之后,他突然穿出了一件新衣服,那是一种黄色且绣龙的皇帝制服,地地道道的龙袍!这消息立即披上了羽毛传进了京城。皇帝把宰相王旦叫来,问:“寇准乃反耶?”王旦听到大惊,立即表示去信呵斥,竟把大事化小了。
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六月,在王旦的力荐下,寇准重回权力之巅,任西府枢密正使。两个人本来应该同心合力,但寇准似乎不大瞧得起这个晚于他为相的同年。因此,他不是以合作的态度与王旦共事,而是不时地给他找些麻烦。史载:“(寇)准为枢密使,中书有事送枢密院,碍诏格,准即以闻。上谓(王)旦曰:‘中书行事,如此施之,四方奚所取则?’旦拜谢曰:‘此实臣等过也。’中书吏既坐罚,枢密院吏惶恐告准曰:‘中书、枢密院日有相干,旧例只令诸房改易,不期奏白,而使宰相谢罪。’”就是说,寇准对东府送来的文件,总是要千方百计地找差错,找到了,并不与东府商量,直接呈报给皇帝,借皇帝来责罚王旦,有意出东府的丑。
一报还一报,后来,东府的人也有样学样,凡西府送去的文件,他们也找岔子,以报复寇准。但王旦却没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是直接把文书退给了枢密院,没有报告给宋真宗。当枢密院吏把这件事汇报给寇准时,寇准感到非常惭愧,第二天,见到王旦,对王旦说:“王同年大度如此耶!”
王旦的行为虽然让寇准感动不已,但寇准还是一有机会就不放过攻击王旦。他的行为与后来王旦处处保他相比较,真是“复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