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2
在这个节骨眼上,载沣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啊!镇压吧,军队都不听自己调遣了!而且武昌起义最绝的一点是:起义的都是清朝的军队!各省独立也是由军队发起的!载沣的一个弟弟掌握着海军军权,另一个掌握陆军军权,两个人只是占个位置过了把军官瘾,到了真正需要他们打仗的时刻,谁都拿不出这个勇气!外头闹吧,里头还闹!尤其是恭亲王奕䜣的孙子溥伟,总是在关键时刻给载沣出难题。皇族内阁被识破了,只得检散了,该撤退的撤退,该下岗的下岗吧。这时候溥伟还是不干了。本来老佛爷临终前,立溥伟做皇帝是最合适的人选。溥字辈数他年龄最大,也算是最能干的一个了。谁知事与愿为,大的轮不着,小的倒是意外地飞升上来了!为此溥伟还跟载沣闹了一段时间情绪,好在载沣比较有耐心,周旋了一段时间,还是被载沣摆平了。尽管如此,溥伟仍然觉得自己功劳最大,还是想处处占先。武昌起义各省纷纷闹独立了,眼看着大清就要灭亡了,载沣调动不起军队,只好硬着头皮请袁世凯出山。圣旨已下,溥伟又站出来反对,溥伟责备载沣不懂得拉帮结派,不知道培养自己的心腹。载沣说,我这辈子做什么事情都愿意,就是不想搞内斗!溥伟责备载沣立场不坚定,各省反就反呗!让写罪已诏就写呗,但不管怎样也不能轻而易举地把大清政权交给别人执掌吧!他认为载沣挟制不住大臣,所以便联络皇族子弟找载沣算帐。载沣两头受气,实在支撑不住了!
载沣毕竟是摄政王而不是皇帝啊!他并不是九五之尊,所以反对的势力也特别多。不仅溥伟反对,紫禁城皇宫里的那位“老美人”也不甘寂寞,也想跟载沣对着干。当然咱们的隆裕“美后”一般也不过问朝廷的事,但有些事情她还是偶然参与一下。载沣重用了徐世昌和那桐等一批军机大臣,这事儿隆裕不同意,而且反对得非常激烈。载沣坚持己见,到头来也没有理会隆裕太后。所以经过一系列事件,隆裕和载沣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刻了!不过,咱们的隆太后倒是传承了慈奶奶的治国方略,那就是以仁爱博得天下人心。大概这一招是从1900年逃亡西安的时候学来的吧!据说,慈禧带领光绪及其皇后、妃子,还有一大群皇族、大臣逃到了西安,正好赶上西安闹灾荒,当时饿莩遍野,饥民苦不堪言。或许老佛爷离开紫禁城还是第一次看到灾民流亡的情形,此时才知道原来灾荒是怎么一回事儿。所以慈悲从心而来,便狂掏兜里的银两周济难民。所以隆裕也没有白跟慈禧这么长时间,也就这么一来一去,便学会了这一种治国经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