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02
看看陈寿的评价,魏延这个年轻人在两川作战表现,比老黄忠差远了,更可怖的是,公元219年,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时,老黄忠阵斩曹操爱将夏侯渊,取得了不输马超的震惊华夏的战绩,当此时,魏延交出了什么答卷?
第三,魏延在刘备集团中地位尴尬,他不是前荆州帮,不是益州帮,不是凉州帮,本来应该算是荆州帮,可他偏偏又性矜高,老是要跟荆州帮的领军诸葛孔明作对,既然你要造荆州帮的反,那就该结好前荆州帮或者以自己的能力,设法统领益州帮。可是,魏延却是让军中众人皆避而下之。
你魏延在蜀汉,地位和关羽有天壤之别,偏偏性格又跟关羽似的,拽的以为自己是孤独求败,谁都不放在眼里,这种为人处事之法,难道不是取祸之道?
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理论魏延永远都不会懂。所以他的下面,一直没有一个缜密合作的团队,能够帮助他更上一层楼,这是他最终身败名裂的核心问题。
第四,魏延口无遮拦,心无涵养。祸从口出,千古常理,特别是诸葛亮刚死,他竟然冒出: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
这短短的一句话,得罪了无数人不说,诸葛丞相之死,消息不可能封锁太久,一旦消息传开,敌人必然士气大涨,而我方则因为三军无首,陷入混乱,此时,退兵是唯一而明智的出路,魏延没有服众的能力,竟然还想带着诸军击贼,也太异想天开了些。此时,魏延最明智的选择,应该是韬光养晦,广结人缘,杨仪是心胸狭窄之人,出事也是迟早之事,这一点,孔明洞若观火,把身后重任,交给蒋琬。
公元234年,魏延已经51岁了,此时蜀中格局已大变,前荆州帮均已过世,益州帮被压制,真正掌实权的多为荆州帮,而真正有军事能力的将领如姜维才32岁,算小字辈了,这是魏延的一个好机会,若他能像司马懿,暂避不利处境,待杨仪破败,再应声而出,军事大权,仍能操在手中。而他竟然选择了最愚蠢的方式,烧毁退路,还要遣兵逆击仪等,这不是公然造反是什么?最终,两军阵前,王平不过是怒喝几声,魏延手下皆散,就魏延这种管理手下的水平,他拿什么去率诸军击贼?
魏延进不了五虎之列,一清二白,那他的军事水平到底如何?有人因为刘备提拔他任汉中太守,就津津有味的称道他。让我们看看那位,一出阵,就将魏延的手下骂散的王平吧。王平算是魏国叛将,加入蜀汉,晚于魏延,资历也不如魏延,然而,街亭一战,他却以败军之将反受到诸葛亮的赏识,破格提升,他和魏延同在蜀汉服务,魏延好像自己是关羽似的,整天看这个人似呆鸟,看那个人似庸才,一直牢骚不断;王平却一直默默的工作,似乎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大作为。然而,当两人真正对决之时,王平还不用出手,只不过怒喝几声,而延部皆散。两人的水平,孰高孰低,一目了然。魏延和王平都做到汉中太守,王平在汉中太守的位置上,一点也没让魏国占到便宜。所以,不要总以为,汉中太守,除了魏延,别人都干不了,有人就能干得比魏延好。其实魏延确实就如关羽,如果没有人从旁提醒督促,他很可能就会心智失控,成为关羽第二,事实上,他也成为了关羽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