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5
二是他在进行制度创新时,唯独忽略了皇位传承的制度设计。而这一点恰恰关系到他是否可以千秋万代保证秦朝永不变色。在秦朝以前,无论是西周还是东周,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战国七雄,总的来说,还是基本遵循嫡长子继承的原则,也就是在一个国家最高统治者权力的传承中,继承人一般必须具有嫡长子的身份。所谓嫡长子,就是由国王或国君的嫡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尽管这一游戏规则有时也会由于种种原因而被打破,但总的来说,秦代以前的中国社会基本是按照这个游戏规则进行统治者的权力传承的。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虽然把自己的称呼变成了“朕”,把名号变成了“皇帝”,但皇位传承的游戏规则却一直没有明确向天下人进行公示。所以,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往往被世人所忽略的事实,那就是无论是秦始皇心目中理想的继承人长子扶苏也好,还是后来事实上的继承人第18个儿子(加上早夭的8个儿子,胡亥应为第26子)胡亥也好,他们都没有诸侯王的封号,换句话说,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着等级尊卑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资格问鼎皇位,这也为胡亥篡改遗诏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