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最后的骑兵统帅:沙俄“战神”布琼尼的传奇故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2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简介

  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Semyon Budyonny,全名:Semyon Mikhailovich Budyonny),1883年4月25日出生于罗斯托夫州科久林村的贫农家庭。1903年应征入伍,参加过1905年的日俄战争。1908年毕业于彼得堡骑兵学校,在沿海龙骑兵团服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在德国、奥地利和高加索战线作战。1917年十月革命准备时期,布琼尼先后被选为高加索骑兵师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团士兵委员会主席和师士兵委员会副主席。后担任西南方向总司令,北高加索总司令等。卫国战争后,担任苏联农业部副部长,专管养马业,一直到1973年去世。葬于克里姆林宫宫墙下。

  中文名:谢苗·米哈伊洛维奇·布琼尼

  外文名:Семё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дённый(俄语)

  别名:布琼尼

  国籍:苏联

  民族:俄罗斯族

  出生地:俄罗斯帝国罗斯托夫州

  出生日期:1883年4月25日

  逝世日期:1973年10月26日

  职业:军人、苏联农业部副部长

  毕业院校:伏龙芝军事学院

  信仰:共产主义

  主要成就:人类历史上最后一个著名骑兵统帅,三次苏联英雄称号

  军衔:苏联元帅

  政党:苏联共产党

  个人简介他有着70年的戎马生涯,参加过包括两次世界大战在内的四次大战争,他一生与苏联军事历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并在1941年在莫斯科进行红场阅兵,代表最高统帅部进行检阅。


  早年生涯

  1883年4月25日,布琼尼出生在俄国南部一个一贫如洗的农民家庭。他的童年生活是辛酸的。繁重的劳动和与贫苦人民的共同生活,造就了布琼尼开朗、勇敢、坚毅的性格。1903年秋,布琼尼被征召入伍,当上了年轻人引以为自豪的骑兵。次年1月,他随顿河哥萨克骑兵第46团来到中国东北参加了日俄战争。战争结束后,被调到滨海龙骑兵团,驻扎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附近。1907年1月,他被派往彼得堡骑兵学校学习。1908年毕业后,他又回到龙骑兵团。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曾先后在波兰、德国、奥地利和高加索等地作战。

  内战时期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布琼尼被全连一致推选为连士兵委员会主席,在全团大会上被选为团士兵委员会主席,接着又被选为师士兵委员会副主席。在明斯克市驻防期间,他结识了西方面军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领导人伏龙芝。伏龙芝对布琼尼世界观的形成和人生道路的选择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十月革命爆发后,高加索骑兵师士兵委员会作出了该师复员解散的决定,布琼尼于当年11月回到了家乡。不久,他即同战友们一起在当地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随后,布琼尼以他对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的高度责任感,和对军旅生活的酷爱,在家乡组建了骑兵游击队。由于他的努力,部队逐渐扩大为骑兵团、骑兵旅、在察里津战役中,布琼尼指挥一个骑兵旅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表现了一个杰出的骑兵指挥员的才干,获得联共派驻察里津地区的最高领导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