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0
杨贵妃生于唐开元六年(公元718年)。由于其父杨玄琰曾任蜀州司户参军,世人以为杨玉环生于四川,其实她是山西蒲州永乐人。18岁的杨玉环原为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之妃,被年已51岁的公公玄宗看上,横刀夺爱,纳为贵妃。长恨歌就这样开始了。华清池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爱情的高潮。这段神仙伴侣般的情史,又在马嵬坡画上句号。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元六月,由于“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难,刚走到马嵬坡,护卫的将士就怒杀时任宰相的杨玉环堂兄杨国忠,又胁迫唐玄宗下令将杨玉环缢死。杨玉环死时38岁。她使马嵬坡出名了。
十几年前我去西安,在华清池转悠了一上午,意犹未尽,又赶往兴平市马嵬镇,把杨贵妃临终前的逃亡路线走了一遍。马嵬镇西门外有杨贵妃墓。墓冢两侧的碑廊,刻有历代名人到此一游后的题咏。我拿出笔记本抄录下一些,有几首很有味道。
唐僖宗李儇幸蜀经马嵬诗:“马嵬杨柳绿依依,又见鸳车幸蜀归。泉下阿环应有语,这回休更罪杨妃。”
鸦片战争后被谪放伊犁的林则徐,经陕西题贵妃墓:“六军何事驻征骖,妾为君王死亦甘。抛得娥眉安将士,人间从此重生男。”
清代何承燕一诗流传甚广:“霓裳惊破太怆惶,掩面君王失主张。七夕盟言忘不得,牵牛要骂李三郎。”言下之意,宁给牛郎当织女,不给庸君做贵妃。
杨贵妃在当时可能招人恨的,后世反而获得越来越多的同情。她终究只是一个女人,在战乱之际却成了替罪羊。客观上是以她的惨死,堵住了众人抗议之口,减免了一国之君本应承担的责任。保江山还是要美人?对于落难的唐玄宗是一道难题。在马嵬坡这个十字路口,他不得不作出选择。他也只能这么选择。海誓山盟的爱情,也经不住生死的考验。度过难关之后想起杨贵妃,唐玄宗肯定是愧疚的。“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他一个人,还有心思去华清池泡温泉吗?再见那太液芙蓉未央柳,能不想起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美人?能不热泪盈眶?华清池的温泉,仿佛唐玄宗长恨之际的热泪滚滚。
其实,唐玄宗逃命四川,占领长安的安禄山,一把火将盛极一时的华清宫烧成灰烬。战乱平息后唐玄宗即使再回华清宫,也只能独自面对残垣断壁的一片废墟。这里曾经是他的温柔之乡,最终还是成了伤心之地。
今人只知道华清池是杨贵妃的爱宫,却不知道它还跟另一位名女人有关。那就是慈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