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贝多芬耳聋背后隐藏的秘密:或因梅毒导致失聪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7

  梅毒损害了听觉神经

  对于这次“意外的伤寒”的本质,早在1907年,20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医生之一、优秀的梅毒研究专家奥斯勒爵士便提出质疑,他认为贝多芬感染伤寒其实是因为梅毒。在梅毒的教科书中,我们能够发现,耳聋通常是在初次发烧第一年之后出现的症状。这是第八对脑神经受损所造成的。耳鸣发作时,老是听到铃声、嗡嗡声或嘶嘶声;先是听不到高音,然后是所有的音域,包括说话的声音。失去听觉是渐进的,有时候会减轻,经常是在压力之下失去听觉。

  以梅毒造成耳聋的迹象为起点,我们从贝多芬传记中找出以下蛛丝马迹,贝多芬开始耳疾的时间恰好是在26~27岁,而贝多芬的第一位耳科医生诺伊迈尔写道:“贝多芬耳聋最可能的原因,是内耳或迷路的听觉神经失调。”“一开始几乎没有发觉,随着内耳或是听觉神经结构的病理变化,不知不觉中失去听觉。”拉金(Edward Larkin)说:“贝多芬的耳聋是渐进的,有一阵子还是停顿的。”贝多芬自己也说“一开始是听不见高音。”他在耳内放棉花以抑制低音,造成很大的痛苦。

  1801年7月1日,贝多芬写信给卡尔·阿门达(Karl Amenda)说:“告诉你,我最有价值的财产,也就是我的听觉,已经严重损毁了。你跟我在一起的时候,我已经发觉有这个症状;但是我什么都没说,现在已经变得更糟。我们必须等待,看看是否听力可以恢复……我所说的请你保密,不要告诉任何人。”这些与梅毒引发的耳聋症状完全吻合。


  这种持续严重的耳部疾病,在贝多芬年老时终于演变为完全失聪。1810年,贝多芬狂怒之下跌倒在地,他写道:“我爬起来之后,发现自己耳聋,医生说神经已经受损了。”在贝多芬逝世后,对他耳部的解剖报告中显示,听觉神经已经萎缩,缺乏正常的一层髓磷脂,而且左边的听觉神经比右边细。耳科医生肖恩·塞拉斯(Sean Sellars)说:“解剖发现脑干周围有变化,显示有局部的脑膜反应,这可能是梅毒引起的脑膜发炎。”

  另外,梅毒中期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虹膜和眼睑内层的粘膜一再发炎。贝多芬为纪念鲁道夫大公谱成《庄严弥撒曲》,就是在这种状况下完成的。他写给申德勒的信上说:“晚上我必须盖住眼睛,我应该好好照顾双眼,史麦塔纳写信给我,叫我不应该写这么多笔记。”当时,他眼睛的状况几乎可确定是虹膜周围发炎,包括虹膜和结膜(联结眼睑和盖住眼球的细致粘膜)。 但是,梅毒是一种潜伏性很强的疾病,一旦感染就可能会潜伏在很多其他的疾病背后,导致其他许多可怕的疾病症状,因此又被称为“伟大的模仿者”。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