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89
不管是宋明时期流行的话本还是最终成书的小说,曹操这个人物一直被当成反面角色,即所谓奸雄。按照中国人传统观念上的“分合”标准,曹操是天下四分五裂时期可成就霸业的枭雄,但不是统一天下的最终成功者。在这一点,他不如司马家族。
中国行政学院张志和教授多年来一直研究小说《三国演义》版本演变,在他看来,曹操这个人物整体上并不是个成功人物,他认为,如果曹操在早期成就霸业,主要有两点:“首先是胆略。曹操的胆略在三国时期是第一位的,智慧也有,但他的智慧不是最高的。曹操算成功么?也都是失败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讲?结局不好。他在前面,成功是最大的,在三国里面,第一,得的地盘最大,第二,他后来也算传至子孙了,但是没有实现天下的统一。曹操出身很不好,从小过继给宦官当儿子,但是在朝中有权有势,东汉晚期是十常侍宦官掌权,所以在朝里曹操长大后,很年轻就当了洛阳北部尉,属于太子党、衙内一类。开头他也不是个坏人,他在号召十七路诸侯讨董卓的时候,还是热血青年,敢想敢干,包括刺杀董卓。实际上《三国演义》把他丑化了,杀吕伯奢一家的时候,他对陈宫说‘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可让天下人负我’,这话是昏话啊,稍微有些头脑的人会说这话么,这是后来加上的。他刺董不成,跑到山东,得了青州兵之后,就成事了。他又挟天子以令诸侯等等,这些事情都是胆略。没有过人的胆略,绝不可以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