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甄宓与曹植的关系 甄宓曹植之间有爱情吗?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2

  曹植的<洛神赋>是宋玉<神女赋>之后最杰出的代表作,她的艺术魅力感动了历代不计其数的读者.正因如此,对於〈洛神赋〉的解释或研究有如过江之鲫,这些纷纭的论述中,可略分为四种说法:其一就是“感甄说”:洛神即甄后,曹植本钟情甄后,无奈曹操将甄后嫁与曹丕,其后甄后为郭后谗死,〈洛神赋〉便是曹植於黄初年间朝见天子,返回藩国,经过洛水时,想念甄后,遂借神女的传说而作此赋。由於「感甄说」在民间的广为流传,洛水中的宓妃传说又与甄妃传说合而为一.潘德舆有一段驳斥李商隐的话,刚好可以用来侧面说明〈洛神赋〉文本的无限潜能.《养一齐诗话》卷二云:「子桓日夜欲杀其弟,而子建乃敢为『感甄』赋乎甄死,子桓乃又以枕赐其弟乎揆之情事,断无此理.义山则云:『宓妃留枕魏王才.』又曰:「来时西馆阻佳期,去后漳河隔梦思.」又曰:「宓妃漫结无穷恨,不为君王杀灌均.」又曰:「宓妃愁作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又曰:「君王不得为天子,半为当时赋洛神.」文人轻薄,不顾事之有无,作此谰语,而又喋喋不休,真可痛恨!」(《三曹资料汇编》页218)潘氏的指责,当然有其史实根据.只是文学不同史学,艺术是心灵的反映,不一定是史实的记录.「感甄说」未必是曹植〈洛神赋〉的创作动机,但「感甄说」的形成与流传也是一种「事实」。

  所以说有没有私情说不清。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