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国民党高层最后的“全家福”原件价值惊人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22

汪精卫站在了正中的位置。 王贵逊打开照相机,镁光灯刚刚闪动,突然冲出一个青年,拔出手枪,向汪精卫连连射击,汪精卫应声倒地。一时间,场面大乱。蒋介石迅速命令手下展开调查,在场的王贵逊当然也未能避免。 一番折腾后,这天夜里,惊魂未定的王贵逊才回到家里。 事情很快查清了,原来,这次刺杀是由上海暗杀大王王亚樵精心策划的。当时,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已经完全暴露,但是蒋介石却消极抗日,引起了爱国人士的不满,他们委托王亚樵行刺蒋介石。刺客叫孙凤鸣,他伪装成记者,混入会场,见蒋介石未到,于是他就改刺汪精卫。

  在外人眼里,光华照相馆是“官办”照相馆,吃香的、喝辣的、赚大钱,但其中的苦衷只有老板自己心里清楚。 周培良告诉记者,“南京解放前夕,国民党的一个军官来我们店里,问我师傅去不去台湾。当时,我就站在师傅旁边,耳朵竖得高高的。师傅没有吱声。”后来,光华照相馆的人都留在了南京。 “官办”的光华没去台湾,同行都很惊讶了一阵子,周培良不惊讶,他明白,光华原本就与政府要员无关,它是靠过硬的技术生存的。 十几年前,师傅去世,去年,年过90的师娘钱竞秀也去世了。不过,值得安慰的是,随着大陆和台湾的交往日益频繁,他们当初制作的那些照片越来越多地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周培良对这张照片非常熟悉,他把上面的人一一指给记者看:“第一排中间这四个人,从左往右,依次是李宗仁夫人郭德洁、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蒋介石、李宗仁;再往右,你看这个大胡子,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他还给我们照相馆题过字,是‘要留真相,要到光华’;这个戴着眼镜的,是何应钦;郭德洁左边的这个人,是孙科;这个是白崇禧、这个是邵力子……”

  周培良翻出一本画册,名字叫做《图说总统府》,他指着其中一张照片说,“这是我师傅拍的,1946年10月31日,蒋介石庆祝60大寿,在为他祝寿的画册上就刊登了这张照片。” 这张照片是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合影,蒋介石身着大元帅戎装,右手握拳,左手握佩剑,面容平和却不掩威严;宋美龄身披绶带,表情与蒋介石神似。 记者就这张照片的来龙去脉请教了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的副馆长刘晓宁,他告诉记者,这张照片并非1946年10月拍的,“1943年8月,国民政府主席林森突然去世,蒋介石在重庆接任主席,照片就是这时拍的。当时,抗日战争胜利在望,从照片上看得出来,蒋介石心情不错。” 既然照片不是在南京拍的,周培良为什么说这是王贵逊的作品呢?原来,抗日战争期间,因为和蒋宋的特殊关系,光华照相馆也跟随国民党政府迁到了重庆,照相馆就开在上清寺,离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