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史记》充斥神话传闻 司马迁写史不严谨?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1

  《史记》中的少量神化,客观上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是使我们了解了古人的思想方法、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为我们保留下来一批珍贵的文化财富。

  至于历史传说,那是在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对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口授的形式,世代相传的史料。这些史料有真、有失真,也可能有假。例如有没有炎黄二帝?有没有涿鹿之战?有没有尧舜?有没有大禹治水等等,司马迁也不了解。为了给这些传说史料更大的可靠性,他一生有几次大的实地采访。司马迁浮沅湘、窥九嶷,调查了舜南巡的传说;登庐山,上会稽,探禹穴,考察了大禹治水的史料。由此看来,司马迁对传说史料是相当严谨的。

  尽管没有确凿的实物证据,司马迁仍将上古的传说历史写进《史记》是正确的。不然,中国的古代史只能从公元前481年共和行政开始,因为从此才有了比较准确的文字历史。

  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迁在汉武帝时接替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作为史官,他定有机会阅读到石室金匮之书和诸多先秦典藉。毫无疑问,他对先秦历史比起我们来有绝对的发言权。《史记》是司马迁参考了《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和各诸侯国史料及实地采访的基础上尽毕生精力完成的。其史学价值早被历代史家公认。二千多年后的我们,没有必要以今人的思维方式曲意苛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史记》不可能没有瑕疵。诸如秦始皇到底是谁的亲生儿子之类的点点瑕疵,如同乌鸦遮不住太阳一样,并不能掩盖《史记》崇高的史学地位。

  感谢司马迁治史严谨,比较全面地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否则,公元前481年以前的中国,将是一片不可知的洪荒。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