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69
陈延年被捕后的某天晚上,有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妇女来到一个叫刘方岳的家中,自称是陈延年的妻子,告诉了陈延年被捕的经过情况,请求刘看在朋友的情份上,设法营救陈出狱。当年,陈延年、周恩来、王若飞等人一起赴法勤工俭学时,刘方岳通过不同途径也到法国留学,故他与陈延年他们都成了朋友。现在,他听毕这位陌生妇女的叙述后,处于白色恐怖下,怕上当受骗,不敢贸然应诺,便婉言推辞送走了她。不意,翌日晨他收到一封信,要求他尽力搭救陈延年出狱,信无署名,但从这封“匿名信”的笔迹看可以确证信是王若飞所写。刘方岳与王若飞是同乡又是同学,两人感情深厚。当时刘在贵州名绅王从素开设于四马路(今福州路)的德胜棉花店当经理。既好友相托,当尽力其事,刘搜遍枯肠,忽然想起了一个人,那个人就是吴凯声。上海四马路胡家宅巡捕房附近有爿老茶馆叫松岚阁。吴凯声办案之暇,有时也会到此偷闲喝上一壶清茶。而刘方岳因这里与德胜棉花店仅一箭之遥,就近消遣,故是阁中常客。由此,吴、刘曾好几次在此相遇,有时同桌而饮,一言一语,搭起话来。茶逢知己,同样千杯嫌少,说得投机,成了好友。刘方岳想吴凯声非但是第一个能在会审公廨出庭辩护的中国籍律师,在公共租界和华人地区律师声望也很高,巡捕房、警察局、法院这些去处,走得进,出得来,说得上话,而且也适合在各种场合进行斡旋,请他出来营救陈延年是再好不过的了,是必定能成功的,于是登门相邀,请到松岚阁吃茶,将一情一节和盘托出,并恳请鼎力相助。吴凯声与刘方岳相交往后,因刘常与舆王若飞等在一起,吴与王若飞、陈延年、周恩来等人也碰过面,所以吴与陈延年有一面之交。陈延年是陈独秀之子,是共产党人,是重要的革命领导者。由于这两层原因,而更主要的是后者,吴凯声慨然允诺,一口同意接办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