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2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病逝于洛阳宫。临死前将中书令裴炎召到身边,留下遗嘱:“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而止。”(《资治通鉴·卷二百三》)
按照唐高宗遗嘱,太子李哲即位,成为唐中宗。武则天被尊为皇太后,继续执掌着朝政大权。唐中宗年轻气盛,不顾法度地破格提升皇后韦氏之父韦玄贞,当裴炎提出反对意见时,唐中宗大怒:“我就是将天下交付给玄贞,又有何不可!”裴炎忧惧,赶紧报告武则天。武则天雷厉风行地召集百官,当即下达太后令,将唐中宗废为庐陵王,转而立幼子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武则天之所以如此,其实都是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做铺垫。只不过,要做一个空前绝后的女皇帝,这样的事毕竟有天大的风险,武则天胆大心细,是在一步步的试探中迈出步子的。
中宗被废,是武则天预谋的一个大的试探。其结果引起了徐敬业等人的兵变,才子骆宾王还写了经典名文《讨武曌檄》,痛斥武则天的悖行,以“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天下”,来点燃大众的反武激情。然而,徐敬业的兵变很快被镇压。显然,无论是徐敬业还是骆宾王,并没有召集到非常强大的力量。反而是武则天在平叛兵变的过程中找到了自信。由于裴炎请武则天归政于皇帝,这势必触犯武则天的专权,她马上命令手下制造裴炎勾结叛党的假证据,将裴炎腰斩。朝廷上有一些官员同情裴炎,不相信裴炎会与叛党勾结,武则天同样以铁血手段将这些大臣处置。此后,武则天一方面大开告密之门,重用酷吏,制造出千奇百怪的残酷刑罚,使持有异议的大臣屡屡残受非人折磨而死,恐怖气息笼罩了整个朝廷!另一方面又大开诱惑之门,以高官厚禄吸引并破格录用大量失势和没有背景的士人,使他们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