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陈炯明: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是背叛了孙中山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54

  桂军为讨逆主力桂省既已投诚,桂军总司令刘震寰,督师东下,滇军杨希闵、范石生、朱培德,赣军总司令李烈钧,率李明扬、赖世璜,湘军总司令谭延闿率陈嘉佑、蔡巨献、方鼎英、鲁涤平,及川军卢师谛等部队,均先后开拔赴粤,革命声势,至此大振。

  是时,我已奉命重行组织游击队,所有地下活动,都假手粤省各地工会为联系。各地工会,有当年打倒龙济光、莫荣新的劳绩,一向拥护总理,闻讯莫不跃跃欲试。游击队集结迅速,行动飘忽,四处埋伏,乘间进袭,并与各地正规军先遣部队密切配合,做其前导,发挥了极大的力量。使陈逆部队,杯弓蛇影,鹤唳风声,大为不安。至民国12年1月16日,陈逆不得不率部退出广州,径奔惠州老巢。当其撤退之日,我已率游击队迫近广州,当即入市区,布告安民,并分电各地报捷,至是广州完全收复。

  不久(1月17日至25日),胡汉民、廖仲恺、古应芬先后到穗,各路军事领袖,亦纷纷抵达。总理因与苏俄代表越飞在沪谈判,不能即刻赶到,一时广州顿成群龙无首的局面,遂有“工防司令部之变”。

  复任大元帅职总理于民国12年2月21日返广州,复任大元帅职,22日派徐绍植为广东省长,杨西严为财政厅长,伍学焜为盐运使,陈树人为政务厅长,孙哲生复任广州市长,吴铁城为广州市公安局长。3月1日,大本营组织告成,分设四部,外交部长伍朝枢,内政部长谭延闿,财政部长廖仲恺,建设部长邓泽如。

  陈炯明悔悟

  民国14年3月12日,总理在北京逝世,灵榇暂停于西山碧云寺,并保存总理生前衣物。8月初我随孙哲生先生到达上海,17日,黄大伟邀宴,并且说纯原为我们洗尘,绝没有外人参加。当天中午我与孙哲生如约到达霞飞路底黄宅。进入客厅,陈炯明、马育航竟赫然在座,始悟此系黄大伟有意之安排,俾使双方言归于好。当时情形甚为尴尬,彼此寒暄后,陈嗫嚅而言:“我一生最遗憾的事,是背叛了中山,而且在其临终时,也没有机会见他最后一面,解释误会,实感衷心难安。”言下不胜伤感。我怫然作色说:“死者已矣,夫复何言?”立即拉着哲生走出,结果不欢而散,饭也没有吃成。我认为这并不是个人的仇恨而是国家的仇恨,私谊方面尽可通融,而出处大节,分毫不能马虎。

  记得陈炯明叛变后,总理宽大为怀,派吴稚晖、李石曾、汪精卫、白映斗(五台人)到惠州小西湖百花洲劝陈写悔过书,陈态度顽强,坚持不肯。曾几何时,今突然表示忏悔,真是“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平心而论,陈操守尚佳,廉洁自持,其在广东施政,如禁烟、禁赌、民选县长各项,皆颇有成绩,粤人对他的印象良好,亦非偶然。可惜他缺乏中心思想,一朝铸成大错,致百身莫赎。如果他能一心一意拥护总理,则总理视为心膂股肱,畀依之殷,他人岂能望其项背,则定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继承总理衣钵者,舍彼其谁?若然,以后的局面,或将完全改观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