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9
让人疑窦顿生的是,在《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朝的事件)中,却没有允祥被圈禁的记录。而后面关于允祥的怪事一桩接着一桩。首先是在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清圣祖实录》中记载说除了允褆,废太子允礽、允祉、胤禛、允琪和允禩都开释了,唯独没有提到允祥,不知道是有意的遗漏还是允祥当时没有被开释。假如没有开释的话,这说明允祥的问题可能比允礽还要严重;假如是有意遗漏的话,那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接着往下看,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康熙在复立允礽为太子的同时,再次给皇子们封爵,其中三阿哥允祉、四阿哥胤禛、五阿哥允琪被封为亲王,七阿哥允祐、十阿哥允礻我被封为郡王,九阿哥允禟和十四阿哥允禵被封为贝子,连八阿哥允禩也恢复了贝勒之爵。唯独有允祥什么都没有。康熙第一次给皇子们封爵的时候是在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当时允祥年纪太小没挨上,情有可原;但这次比他小两岁而且还在废太子事件中得罪过康熙的允禵都封贝子了,允祥这次也没被封,这就是十分奇怪了。结合上面的记录,允祥没有被封的原因可能是当时他根本就没有被开释。
就这样,在康熙的年长皇子中,允祥是惟一没有王爵、“光着身子”的阿哥。对照其先前受到的宠信,如果不是允祥犯有重大过错的话,断不至于此。更蹊跷的是,随后的十几年里,康熙每次给皇子们发奖金,四千两、五千两的发,但每次都没有允祥的份。后来雍正给允祥封亲王后,说他十几年来,“家计空乏,举国皆知”,主要就是指的这事。所以,雍正要给允祥落实政策,一次性给他发二十六万两银子,把前面十几年没有落着的奖金全补回来。但允祥坚决不受,最后拗不过,只得减半收取,拿了十三万。
由此可见,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一废太子后,康熙对允祥的看法发生极大的变化,允祥的地位也一落千丈,由受宠变为有意的排斥和疏远。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六月,康熙在允祉、允祥和允禵三人的请安折上朱批道:“胤祥并非勤学忠孝之人。尔等若不行约束,必将生事,不可不防。”当时允祥与其他皇子一起恭阅上述朱批,看到这样的评语心里恐怕极不是滋味,在那个时代,被斥为“不忠不孝”,这几乎等同于永不任用,随时有被圈禁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