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81
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举行开学典礼。一大早,军校全体师生在操场列队整齐,高唱黄埔军校校歌。孙中山神采奕奕,与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登上了主席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黄埔军校终于建立起来了。与此同时,作为校长的蒋介石,其政治生涯也进入一个腾飞的时期。
永丰舰事件之后,孙中山很快委蒋介石以重任。1922年10月,蒋介石被任命为“东路讨贼军”参谋长,准备由福建开赴广东讨伐陈炯明。因军事进展缓慢,蒋介石再萌退志时,孙中山致书慰留,内称“兄忘却在白鹅潭舟中之时乎?”嘱其“坚忍耐烦、劳怨不避”,“分途奋斗,不可一时或息”。
经营黄埔军校,培植亲信
从1918年在粤军担任作战科主任到1922年10月,原粤军第二军改编为东路讨贼、孙中山提升蒋介石为参谋长,再到1923年春,孙中山在广州成立大本营,进一步提升蒋为行营参谋长,参佐军务。蒋介石在革命军中始终是一幕僚,没有军事指挥权。但是在这一期间,蒋介石经过亲历体验,越发意识到,掌握一支真正属于自己的军队的重要性。因此,他出任黄埔军校校长后,一改以往花天酒地的生活作风和浮躁轻慢的工作态度,摆出一副励精图治的姿态。
蒋介石常驻校中,朝夕与师生相处,不仅一切大计亲自擘画,就是一般的规章制度,亦多亲手厘定。他的案头置有筹备录,凡有所举必随时记录,事无巨细皆由他一人决定。根据自己在历经生死战场、日久天长积累的军事常识和对传统历史人物治军思想的钻研反思,蒋介石提出了改革军队的军事编制、勤以训练、厚以教养、严以军纪等主张。他说:“没有训练过的士兵,打仗的时候往往手忙脚乱,耳聋眼花,平时所学的射击方法尽都忘了,甚至子弹倒头装,枪口向后放,种种说不出的现象,在打仗的时候全会发现出来的,”因此“要维持军队精神到冒危犯险,赴汤蹈火的一个地步,就少不了一番严重的训练。”他在对军校师生演说和对军队官兵训话时,还屡屡强调“严以军纪”的主张,说:“在军队里,不是用军纪来维持,这个军队就不成其为军队,”若军队“军纪废弛,士气颓丧,不变为旧式腐败军队不止,则革命军精神到扫地殆尽,其将何以对我之上下同志,而实行我总理救国救民之三民主义呢?”1924年12月25日对教导团士兵演讲时,蒋首次提出在军队实施“连坐法”主张。这一连坐法严厉无情,一实行就使全军之中人人似刀架在脖子上。但黄埔军人并没有因为严厉的军事法规而贪生怕死。
除蒋介石所重视的一般军事训练之外,黄埔军校还吸取苏联创建红军经验,学校设有内容丰富的政治课程,如三民主义、社会主义运动、国民革命概论、中国政治问题、苏联研究、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帝国主义等等。这些课程主要是由优秀的共产党员讲授,如恽代英、萧楚女、聂荣臻等都是军校杰出的政治教官。可以这么说,正是由于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使之成为有觉悟的革命战士,才有后来两次东征的辉煌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