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隆裕太后:孙中山眼中的“女中尧舜”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90

  许宝蘅也在当天日记中写道:“ 二百六十八年之国祚遂尔旁移,一变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局。”

  黄兴、陈其美一行人在袁世凯和孙中山的邀请催促之下来到北京。当天晚上,满清皇族奉隆裕太后旨意,在金鱼胡同那桐住宅举行欢迎会,孙中山当场表示:“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2月16日,英国《泰晤士报》评论说:“天子已退位,清朝统治不复存在,世界上最古老的君主国已经正式成为一个共和国。历史上很少见到如此惊人的革命,或许可以说,从来没有过一次规模相等的、在各个阶段中流血这样少的革命,革命的最后阶段是否已经达到目的,这是未来的秘密……我们希望,这会给中国带来一个它所期望的进步的稳定的政府。”

  不是亡国罪人

  逊位诏书颁布10天后,上海《申报》于2月22日以《清后颁诏逊位时之伤心语》为标题报道说,2月12日,《清帝逊位诏书》由袁世凯在养心殿内呈献给隆裕太后,隆裕太后阅未终篇已泪如雨下,随后交给军机大臣世续、军谘大臣徐世昌盖用御宝。此时反对逊位共和的恭亲王溥伟自请召见,隆裕太后表示说:“彼亲贵将国事办得如此腐败,犹欲阻挠共和诏旨,将置我母子于何地!”此时无论是何贵族,均不准进内,于是盖用御宝陈于黄案。“清后仍大哭。清帝时立清后怀中,见状亦哭,袁世凯君及各国务大臣亦同声一哭”。

  9月11日,黄兴、陈其美一行人在袁世凯和孙中山的邀请催促之下来到北京。当天晚上,满清皇族奉隆裕太后旨意,在金鱼胡同那桐住宅举行欢迎会,黄兴在答谢词中表示,辛亥革命不过3个月就实现南北统一、五族共和,“全赖隆裕皇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以与法、美共和相比并。”孙中山也当场表示:“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享年46岁,袁世凯下令全国下半旗志哀3日,文武官员穿孝27日。参议院除下半旗外,于2月26日休会一天。在参议院议长吴景濂倡议下,民国政府于3月19日在太和殿召开国民哀悼大会。灵堂上方悬挂着“女中尧舜”的白色横幅,灵堂正中摆放隆裕像。穿着清式丧服和现代军服的仪仗队在灵堂前左右站立。已经逊位的宣统皇帝,为皇太后上谥号为“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随后将她与光绪皇帝合葬在河北易县的崇陵。

  然而,隆裕太后去世后,《清帝逊位诏书》中明确规定的“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音同“义”)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的“大中华民国”,始终没有完整全面地建设完成。随之而来的是南方国民党与袁世凯北洋军阀之间,反复不断的国内战争。而被动主持中华民国共和大业的隆裕太后,更是被各种各样的历史叙述和小说传奇,妖魔化为一名宫廷妒妇和亡国罪人。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