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朱元璋“锄豪强抑兼并”:剥削农民比地主狠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32

  有学者说过,坐了龙庭的朱元璋仍然是一个“小农”,因为他的历史视界非常狭隘,其治国理想就是建立一个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小农社会。

  “小农”朱元璋也常常谈到要藏富于民,不过。他所谓的“富”是指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最低层次的需求,而一旦越过这个层次,则富人就成了他王朝稳定的一种威胁,是他的打击对象了。

  朱元璋对富人的压制,主要有两个办法,一是强制性移民;二是罗织罪名。

  明王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新朝就下令强迫大批苏州富民迁徙至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他运用法律打击大户更是不遗余力。富豪们稍不小心,就会招致横祸。常常是一个得罪,合家遭殃,而一旦罪名成立,则其财物田产都将充公。洪武朝发生了许多大案,在这些大案中,有许多豪强世家受到牵连。史籍上说:在朱元璋的打击下,三吴地区“豪民巨族,刬削殆尽”,“一时富室或徙或死,声销影灭,荡然无存”。

  为了躲避打击,富人们有的被迫将巨资奉献于皇室,有的则散财以图自保。可是主动申请破产,也不能保万无一失。著名的江南首富沈万三,捐资助修都城三分之一,又请犒军,朱元璋大怒,说:“一个匹夫,居然想犒劳天子之军,这是乱民,应该杀掉!”好歹经马皇后劝解,将沈流放了事。

  朱元璋为什么“仇富”?

  首先当然有传统的渊源。按照今人对财富、对国家与公民关系的理解,都会认为私人财富的增长是国家的幸事,但在传统农业社会里,一个百姓的财富如果超出了基本的物质需求,甚至富可敌国了,那一定会动摇王朝统治的根基。“富可敌国,不祥”,这样一句话,当代以跨国公司为荣的人们肯定很难理解,却又是为古人所深深信奉的。正因为此,朱元璋抑制富人的方略中,很大一部分还是继承了传统的“治国智慧”。比如强迫移民,就是秦始皇、汉高祖均曾用过的老谱,他们都一致认为,富夺其基,人夺其势,这样连根拔掉,将其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土壤中,就会使实力不弱、可能的异己者失去经济和社会支柱。

朱元璋

  其次,就朱元璋个人来说,他的治国理想是天然排斥商业活动的,他不仅认为放纵商贾聚敛财富会使老百姓弃本逐末,心术大坏,工商业发展而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社会流动性的增加,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更让他仇视和恐惧。

  朱元璋的“仇富”带来了什么?

  对朱明王朝,当然是有好处的。有利于其对臣民加强控制,且不用说了,就是经济上的收益,也十分丰厚。富人财产充公,数字庞大;由于大批地主的私田被没收,明初江南官田数量因而激增,明政府的田赋收入也得以大量增加。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