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9
观察组基于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给华盛顿发去许多报告。这些报告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在美国产生出“激动人心的影响”。美国朝野无不反对中国内战,美国政府从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出发,力主调停国共两党的冲突,以一致对付共同的敌人日本。
1944年10月,在蒋介石的一再要求下,史迪威将军和高斯大使被召回国。随之而来的赫尔利,先以美国总统特使的身份,后又继任美国驻华大使,其在华的主要使命之一,仍是调处国共两党的关系,继续中共与美国的对话。11月7日,赫尔利飞往延安,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会谈,力促国共军事力量的统一。
赫尔利在延安向毛泽东表明:如果蒋介石表示要见毛主席,我愿意陪毛主席去重庆,讨论增进中国人民福祉、改组政府和军队的大计。并将以美国国格担保毛泽东及其随员的安全。正是出于对赫尔利的尊重,周恩来才由延安回到重庆,使业已中断的国共谈判又重新开启。
1945年2月13日,赫尔利陪同周恩来面见蒋介石。蒋介石拒不接受中共的意见,反对成立联合政府,国共和谈又陷入僵局。而半年后,抗战全面胜利,蒋介石慌了手脚,已全力支持蒋介石的赫尔利向其建言,鉴于斯大林的公开态度,大可不必担心苏联的介入,可以放心大胆地邀请毛泽东来重庆谈判。无论是否接受,毛泽东都将陷入两难之中。如果拒绝,则表明毛无和谈的诚意;倘若真的来了,我们则以时间争取空间,利用谈判的机会,将国军运往华北、华中等地。赫尔利的建议正中蒋介石的下怀,这才连发电报,催促毛泽东早日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