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67
有了伊尹、仲虺的辅佐,商国人民安居乐业,生产经济大为发展,国力大增。商汤更是以“仁”“德”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传说有一次汤出巡,看见一个人在捕鸟,张开了四面网,然后跪在地上念念有词:“愿天下四面八方的鸟都飞进我的网中。”汤觉得这样做把所有的鸟都捉光了,太残忍了。于是便命令那人撤去三面网,只剩下一面网,并说:“所有的鸟听着,你们愿向左的就向左飞,愿和右的就向右飞,只有不听我的话的鸟,才飞进我的网中。”这就是成语“网开三面”的由来。现场有许多舆论工作者马上把这消息传了出去。于是许多诸侯听说了,交口称赞汤:“汤的仁德真是让人叫绝啊,连禽兽他都顾及了,真是没得说了。”商汤的仁慈宽厚很快赢得天下人心,许多诸侯、方国、部落纷纷归顺了商。商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壮大。
商的势力增大,引起夏桀的恐慌,因为这毕竟是对夏王室统治的严重挑战。于是桀便召商入朝,趁机将汤囚禁于夏台,妄图以此达到打击商的目的。这一招确实非常毒辣,一下就打中商的软肋,类似于“擒贼先擒王”的手段。为此,伊尹、仲虺两人利用夏桀贪财好色的弱点,投其所好,搜集大量珍宝美女进贡,并大量贿赂桀的亲信,散布商汤忠于夏桀的讯息。夏桀果然中计,放汤归商。这件事,夏桀更加丧失人心,而商汤则进一步赢取人心。很多诸侯国都叛夏归商,商汤可谓因祸得福。
经过充分准备,眼看时机成熟,商汤果断出击,出兵征讨韦、顾,使忠于夏朝的诸侯国昆吾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汤本想乘胜追击,攻打昆吾。但伊尹为他分析说,夏朝虽然国力渐弱,但还有精锐的“九夷之师”,而昆吾是夏王朝较大的诸侯国,且是桀的亲信,若是攻打,夏桀必定调集“九夷之师”前来支援,以硬碰硬,决然没有好果子吃。他建议商汤给夏桀灌一下迷魂汤,遣使携带厚礼向夏桀朝贡请罪,好言服软,使夏桀失去戒心,之后再伺机出击。商汤依计而行,结果夏桀果然中计,认为商虽然强大,但依然请罪称臣,说明还是服从他的统治的,不会对他造成威胁。于是夏桀便放下心来,继续他那荒淫无度的生活。而昆吾则将商停止进攻看成是服软,自忖自己兵强马壮,于是竟然主动进攻商。商起兵迎战,一举歼灭敌人,杀死夏伯,消灭昆吾。
由于夏桀的无道,夏王朝国力日渐衰弱,伊尹向汤献计:今年不再进贡,以试夏桀的反应和夏王朝的实力。结果夏桀得知商消灭了昆吾,又不进贡,大怒,便命令“九夷之师”讨伐商。伊尹说夏王朝还有九夷之师的支持,说明还有一定实力,时机还未到,便让汤派人向夏桀进贡请罪。夏桀便停止进攻。一年后,商汤又故意不进贡,桀又命今九夷之师要进行征讨,但由于他的荒淫无道,九夷之族已经先后叛离,再也不听他的指挥。伊尹认识到夏王朝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再也无力抵抗商的进攻了,这正是伐夏的大好时机。于是商汤召集五千精锐之师,大败夏军。桀弃城而逃,于南巢被俘,夏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