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风云人物 >

热门推荐

唐懿宗李漼简介 唐懿宗实为唐朝间接的亡国之君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175

  咸通十四年(873)三月,懿宗安排迎奉佛骨的诏书一下,立即招致群臣的劝谏。大臣们一致的理由是此举劳民伤财,而且有宪宗迎奉佛骨之后暴死的前车之鉴,均认为此举不祥。懿宗对此充耳不闻,他对大臣们讲:“朕能活着见到佛骨,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以遗憾了!”这次迎奉佛骨的规模,比起宪宗时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京师到法门寺沿途之上,禁军和兵仗绵延数十里,场面之壮观,远远超出皇帝主持的祭天大典。四月八日,佛骨舍利迎入京城,在宫中供奉三天后,懿宗允许送到京城的寺院让百姓瞻仰。虔诚的信众不惜点燃自己的手臂或者在头顶上燃香奉礼,富豪之家则举行法会,不惜花费巨资,他们甚至以水银为池,以金玉为树,招集高僧大德,又请来戏班子载歌载舞。宰相以下朝廷百官也竞相施舍金帛,数量相当可观。这次迎奉佛骨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直到僖宗即位后才把佛骨送归法门寺。

  懿宗如此坚决地迎奉佛骨真身舍利,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为百姓祈福”,实际上他是为给自己带来福气,是为了“圣寿万春”,也就是为自己祈求平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佛骨真身舍利并没有给这个倒行逆施的皇帝带来福荫。

  佛骨迎入京师后的当年六月,懿宗又一次病重。七月十六日,懿宗就已经“疾大渐”,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难怪旧时史家有人评价说:“佛骨才入于应门,龙已泣于苍野。”意思是说懿宗迎奉的佛骨刚刚进门,载着他灵柩的丧车就已伴着众人的哭泣到了墓地。

  咸通十四年(873)七月十九日,41岁的懿宗在咸宁殿结束了他骄奢淫逸的一生。第二年二月,被安葬在简陵(位于今陕西富平)。这时大唐帝国末世的挽歌已是隐约可闻了。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