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浏览:94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两人的家庭冲突也一度升级,但是在国难面前,美龄在家庭中则表现出宽容与大度。日本人对华发动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陷入危机,这使南京国民政府内政、外交处于极为不利的状态。在此内外交困的时候,蒋介石脾气非常急躁。一言不合, “妻即不别而自赴上海,使余更加一层苦痛。”宋美龄回了娘家(即“自赴上海”),蒋介石茫然不知所措,而在这种时候,他是不能随行的,在南京静待是唯一的选择。9月29日,在南京中央大学学生冲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后,上海学生也不断赶赴南京增援,局势的变化让宋美龄感到不安,所以这次没有等到蒋介石亲自上门来请,她便及时回到南京,陪伴在蒋介石身边,“妻回京,在此危难之中不避艰险来共生死,无任感激。”宋美龄放弃大小姐的架子主动回到蒋介石的身边,让他非常感动,他觉得妻子不同于一般的旧式中国妇女,对她的胆识和气量充满了敬意。
在蒋介石生病的时候,宋美龄也给予了他周到的照顾。在家庭生活中,蒋介石是一个伤感、多情的人,1922年他生病的时候,因为姚冶诚没有照顾他,他就在日记中大骂她不贤良。而宋美龄在蒋介石生病中的表现,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她完全放下大小姐的骄矜与柔弱,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妻子的善良与关爱深深感动了蒋介石,1934年2月23日,他在日记中记载生病后“妻护病保身,无刻不在心,无微不至,诚贤良也。”因为操劳过度,宋美龄自己也生病了,1934年8月1 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又表达了对她的愧疚之情,“妻为我受热忍苦致病可感也。”蒋介石这场病相当凶险,他愧悔拖累了宋美龄,他自己的身体到1934年8月12日依然没有完全康复,“本日身体疲乏一如伤寒后行将复元之苦痛,故终日休息。”尽管他自己仍然受到病痛的困扰,在日记中表达的更多是对妻子劳累的不安,“本日注射,体力甚乏,晚见鲍使(鲍罗廷,苏联特使,笔者注)”,“妻侍病护疾,忧劳异甚,其诚切实过于割肉疗疾也。”割肉疗疾是古时的典故,指妻子、臣子割自己的肉做药引医治丈夫、长官的病,比喻妻子、臣子的忠心。蒋介石用此典故,是想强烈地表达对妻子的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