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条英机是怎样当上首相的呢?
来源:未知 作者:热门网 浏览:105
1946年7月29日,日本与印度支那当局正式签订了“日法共同防卫印度支那协定。”同一天,2.5万名日军即根据东条等人的命令,侵入印度支那南部。
日本进入印度支那的决定是7月24日作出的,7月26日,美国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英国、荷兰也冻结了日本资产。日本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也随之停止。以后,加拿大、新西兰、埃及也采取了同样措施。
日本上层统治集团,对西方国家的禁运越来越感到不安,当时,日本每月消耗石油45万吨左右,1941年8月,日本储备石油约940万吨,仅能维持两年左右,美、英、荷的石油禁运虽未马上构成致命威胁,但从长远来看,对日本非常不利。在这种形势下,日本统治集团再次对开战问题展开争论。

9月3日上午11时,政府与大本营的联席会议在皇官隔壁的宫内省召开。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修身和陆军参谋总长都坚决主张对美国开战,向南挺进。
在军部的坚决要求下,联席会议一致同意了下列政策:“为保卫和维护帝国的生存,以10月上旬为初步截止时间,在此之前,作好战争准备,到那时,如果有必要,就决心与美国、英国和荷兰开战。”
关于外交谈判,规定了对英美谈判中应该达到的最低限度要求:英美不插手不阻挠帝国对中国事变的处理;美英不在远东采取威胁帝国国防的行动;美英应在帝国取得所必需的物资方面给予合作。
9月5日,天皇正式召集御前会议,讨论开战的有关问题,最后决定准备进行开战。
首相近卫对于向美国开战,缺乏信心。10月2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召见野村大使,拒绝了日本方面举行日美两国首脑会谈的要求,并照会日本:日本必须坚持(1)确认赫尔四原则,(2)撤走在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的驻军,(3)表明日本对三国同盟的立场。赫尔的这一答复,使近卫想利用外交谈判达到目的的企图彻底破产。
东京马上召开了政府与大本营的联席会议,只有首、外、陆、海四个大臣和两位总长出席,再加上宣读和翻译电报的寺崎。陆相东条英机建议应对这个“极端严重的事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不要企图当天找到答案海军军令部长永野说:“没时间讨论了,我们要迅速行动。”
10月6日,陆军参谋本部召开会议,一致达成决议:
第一,陆军认为日美会谈没有达成协议和希望,因此不得不开战;第二,在从中国撤军问题上不得后退半步;第三,让外务省继续以10月15日为期与华盛顿谈判。
10月120,近卫首相,在他50岁大寿的那天,再次把东条陆相,及川海相、丰田外相和企划院总裁铃木召到他的别墅,就日美关系,特别是“和”与“战”的问题举行了最后会议。会议从下午2点一直持续到6点,东条在中国撤军问题上与近卫发生了激烈争论。会议即将开始,内阁书记长官富田健治来到,带来了海军军务局局长冈敬纯写给近卫的~张纸条,上写着:“海军不愿日美谈判中断,希望尽最大可能避免战争。我们在会上不能公开表达这样的意见。”
不知怎的,东条英机知道了这个条子的内容。当大家坐定要开会时,东条竟恼羞成怒,十分冲动地喊道:根本没有必要继续与华盛顿谈判。”
海相及川说;“我们正处在战和的十字路口,如果要继续进行外交,那就要放弃备战,如果谈了几个月,然后又突然改变我们的方针是不行的……海军愿完全由首相作主了近卫说,不管作出什么选择,都得立刻作出,“两种办法都是危险的。问题是哪一种办法危险性更大?如果我们立刻在此作出决定,那么我赞成谈判。”
东条把脸转向丰田海军大将,并带讥讽的口吻问;“外相先生,对谈判阁下有信心吗?从阁下发表过的高论看来,鄙人觉得阁下不能令总参谋部信服。我倒想听听阁下是否有什么信心。”
“权衡两者”,近卫代外相回答:“我们选择谈判”
东条气势汹汹,咄咄逼人,“那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他刻薄地说:“你说服不了陆军参谋本部及川表示同意和谈,这更惹恼了东条。他要求近卫不要仓促决定,并说:“我想听听外相的意见。”
“这要看条件是否许可。”丰用说:“现在最棘手的问题是在中国的派遣军,如果陆军同意美国的要求,谈判倒不是不可能的J东条大声吼道:“在中国驻军对陆军是生死攸关的问题,在那方面不能妥协!”他继续说,“日本已原则上同意从中国撤兵,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让步。现在,很明显,美国是要日本立刻从中国撤出所有军队,这是不可能的。有100万的日军人还被困在中国战争中,在中国的秩序恢复之前,日本不能完全撤军东条特别强调,整个参谋本部以及国外的派遣军都同意他的看法。
近卫说:“你不认为现在正是弃虚名而求实的时候吗?
为什么不能在形式上向美国妥协,即原则是同意全而撤兵,面暗中在不稳定的地区留驻日军呢?”
东条说:“这是不可想象的。一旦屈服于美国的要求,中国人就会嗤之以鼻。让中国人瞧不起是可怕的。全面撤军将会丢尽面子,并会导致共产主义的兴起。这好比是多米诺骨牌,不仅华北,而且连朝鲜也可能丢掉。”
东条坚持陆军无意改变8月6日御前会议的决议。他以挑衅的口吻说:“海相刚才说,是战是和全由首相决定。
本人决不同意。战争的决定应由政府与最高统帅共同作出。在现阶段我认为没有办法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
“战争能否打胜,我没有把握”,近卫反驳道,“除了用外交谈判外,没有别的办法克服目前的困难。”然后,他转向东条:“如果你坚持战争,我不能对此负责。”
“如果外交失败就开战,这不是已经定了吗?”东条勃然大怒,“你不是出席了那次会议了吗?我不明白,你为什么出尔反尔?为什么不能对战争承担责任!”
“我对中国战争负有重大责任。”近卫慢腾腾地说。
“这场战争至今已打了四年,胜败未卜。我很难再下决心进行一场新的大战……”
东条寸步不让,他说,哪怕只是为了维持军队的士气,也需要一场战争。
这次会议未得出什么结论。
10月14日清晨,近卫给东条打了电话,约好10点钟开内阁会议前见面。
“除了你对中国驻军的立场外,其它我都同意。”近卫说。他建议立刻从中国撤兵“做个样子广东条气得毛发倒竖。他说:“如果我们让步,美国就会采取高压态度,面且会步步进逼。你的解决办法确实不能算什么解决办法,几年内战争必然再起!”
近卫提醒他说,我们“必须谨慎从事,特别是美国在物资方面有巨大优势时,更应如此。”
东条把身子挺了挺说:“有时候我们也要做点非凡的事情,像从清水庙的平台上往下跳一样,两眼一闭就行了。”
近卫说:“作为个人来说是可以这样做的,而身居要职的人可不能这样想东条轻蔑地看了看近卫说:“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之间个性不同而已,难道不是吗?”
私下交谈毫无结果,二人去参加内阁会议。
在内阁会议上,东条向近卫摊牌,他涨红了脸,指着近卫说:“从中国撤军问题,关系到陆军的生命,陆军绝不同意,应当放弃日美谈判,立即决定开战!”然后他又攻击了海军,特别是海相及川。
是夜10点半,东条指使企划院总裁去劝告近卫辞职°10月16016点,近卫打电话给宫内大臣木户说,他已收齐了他的内阁成员的辞职信。17点,天皇裕仁召见近卫,接受了他的辞呈。
10月18日,东条内阁成立。东条既任首相,又任陆军大臣,并晋升为陆军大将。
宫内大臣木户认为,在军国主义十分猖狂的日本,只有东条才能控制日本局势。
冈田启介海军大将说:“东条所代表的陆军统治集团,难道不曾表明是最顽固、最好战的冒险集团吗?”冈田对东条执政的前景十分担心。
宫内大臣虽然对东条任首相不尽满意,但他认为,当今日本除了东条外,还有谁具有如此地位、威望和力量去控制青年军官和右派呢?海军里有这样的人吗?实际主宰陆军的青年军官不会接受及川海相出任首相,他们不仅要反对,甚至可能发生叛乱。因此,首相人选就非东条英机莫属了。因此,东条英机是靠鼓吹战争和侵略而上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