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 > 历史 > 国学文化 > 成语故事 >

热门推荐

精忠报国

来源:未知 作者:热门网 浏览:133

岳飞,字鹏举,是南宋抗金闻名军事将领、我国闻名民族英雄。宋徽宗崇宁二年,即西元1103年阴历2月15日出世在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裏岳家庄(今河南汤阴县菜园镇程岗村)。岳飞出世后,恰逢金兵入主中原,社会动荡不安,岳飞从20岁起三次从军,先抗辽兵,后抗金兵,在近20年的从戎生计中,他以其特有的"精忠报国"精神,身经百战,英勇杀敌,军功卓著,成为其时闻名的抗金将领。正当岳飞收复河山、壮志将酬,准备"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之时,却被以南宋皇帝赵构为首的投资派害死在杭州风波亭。39岁英年早逝,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痛事和惋惜。
精忠报国
讴歌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中传扬岳母刺字的故事也极为盛行。

但是岳母刺字的故事,前史上却查无依据。宋人的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含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岳母刺字始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化肤理”。但书中未注明此四字出自岳母之手。

至明代中叶,岳飞的故事开端广为流传。成化年间创作的《精忠记》,也仅提及岳飞背脊有“赤心救国”字样。在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熊大本的《武穆精忠传》记有岳飞见汤阴家乡有人因生活所迫,聚啸山林,为自勉和勉人,乃去钱请工匠在背上深刺“尽忠报国”四字。明末,由李梅草创,冯梦龙改定的《精忠旗传奇》,内称:“史言飞背有‘精忠报国’四大字,系飞令张宪所刺”。如若这样,“精忠报国”是岳飞成为大将后,命部将张宪刺的。

“岳母刺字”,最早见于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评《精忠说岳》,该书第 22回,回目“结义盟王佐化名,刺精忠岳母训子”。内容为,岳飞不受杨么的使者王佐之聘,其母恐日后还有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岳飞,倘若一时失察受惑,做出不忠之事,英名就会毁于一旦。于是祷告上苍神灵和祖宗,在岳飞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字。该书叙说岳母刺字时,先在飞脊背上,用毛笔书写,再用绣花针刺就,然后涂以醋墨,使永不褪色。描述得详细而详细。但有些学者认为,纹身刺字是一门特技,有严厉的操作程序和技巧,绝非一般常人所能。岳母乃家庭妇女,不可能具有这种技艺,显然是作者按照元、明有些列传中有岳飞背上刺字的记叙,加以幻想发挥,艺术加工结构的。因而,岳飞脊背上有否刺字?所刺何字?是谁之手刺的?尚是个难解之谜。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